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九九重阳 步步登糕

发布时间:2024-10-14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农历九月初九,秋风送爽,金风摇曳,菊花竞相盛开,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重阳节如期而至。在这一天,家家户户登高望远,赏菊品糕,共饮重阳佳酿,表达对长辈的尊敬与关爱。而沪郊的一些知名糕点,成为了重阳节里,大家馈赠给家中长辈的祝福。

    □见习记者杨小慧王珊

    《易经》中“九”为阳数,双九相逢,故谓之“重阳”。而“九九”又与“久久”同音,象征着长久与长寿,因此重阳节亦被赋予了敬老、孝老的深刻内涵。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登高望远,赏菊品糕,共饮重阳佳酿,表达对长辈的尊敬与关爱。

    重阳糕作为重阳佳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寓意。“糕”与“高”谐音,自宋代起,居住在无山可登的平原地区的人们由于无法亲身体验登高远眺的乐趣,便以食用重阳糕来替代登高的习俗,借此寄托着对生活步步高升、万事胜意的美好愿景。

    代代相传,重阳吃糕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每当九九重阳之际,上海的各大点心店门口都会早早排起长龙,品尝专属于传统佳节的匠心独运。

    祖国大好河山十步一景、百步一画,重阳糕也并非千篇一律,各地风味各异。

    在松江区叶榭镇,有一种家喻户晓的糕点——叶榭软糕,以松、软、甜、香、肥的特点在十里八乡远近闻名。其品种繁多,有方糕、素糕、桂花白糖糕等,每一种都让人回味无穷,是当地招待来客及馈赠亲友的佳品。

    叶榭软糕之所以具有独特风味,关键在于其原料和制作工艺。松江叶榭,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以水稻作为当地主要的农业作物,是“松江薄稻”的重要产地之一,叶榭软糕的原料正是选用当地优质粳米和糯米,具有松软香甜的独特口感。

    叶榭软糕的制作需要经过十六道工艺,每一步都精益求精。首先,将粳米和糯米在冷水中浸泡七天以上,每天换水,以充分挥发米中的酵素成分。经过晾透的两种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用石臼舂粉,并细筛三次,确保粉质细腻。之后,再用筛子筛入模具中,加入豆沙等各色馅心。制糕时,糕底垫上荷叶,使得出炉后的软糕口感清香、凉爽。咬上一口刚出炉的叶榭软糕,松软中又带有弹性,淡淡的米香在唇齿间回荡。

    清代早中期的《崇明竹枝词》中:“烀糕延坐且留茶,十菜还将五果加。首座令行王十九,明须自饮暗开花”生动描绘了崇明人用糕点招待客人的情景,展现了崇明糕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也说明了其历史的悠久。重阳佳节,除了叶榭软糕外,诗中所写到的崇明糕也是一道具有传统特色的糕点。

    崇明糕的外形呈半圆形或圆形,表面光滑洁白,口感非常软糯,有微微的弹性。若是以不同食用方法区分,崇明糕分为松糕和硬糕两种,松糕一般吃冷的,而硬糕则需要热过以后再吃,有时候是蒸热,亦可放些酒酿做成酒酿糕丝汤。

    崇明糕主要由精选的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配和,并加入糖以及枣子、蜜饯、核桃仁、松子、瓜子、红绿果脯丝、桂花、赤豆、猪油等辅料蒸制而成。这一制作工艺全凭蒸糕人的熟练技艺和用心观察,使得崇明糕成为崇明地区的一张美食名片。

    在金山区吕巷镇,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传统糕点——白龙糕,它起源于干巷四圩网船埭,已有百年历史,是江南稻作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承载着金山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吕巷白龙糕外观呈正方形,有25小方形、12小方形加1大方形等组合,可随意分开。其原料选用了优质糯米、粳米、大米,经过配米、泡米、磨粉、拌糖水、塑型、蒸锅等一系列严格而完整的原生态无污染制作工艺,最终呈现出色泽洁白、质地细腻、香糯爽口的诱人模样。与其他糕的制作工艺相比,白龙糕多出一道关键工艺:拌糖水。这一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白龙糕色泽洁白、质地细腻、甜度适中、糯而不黏,在10℃以下的天气环境下,放置一个月也不会开裂。

    多年来,白龙糕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合新口味,口感更加精益求精。现如今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如豆沙馅、猪油白糖馅、玫瑰馅等,每一款口味都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和甜蜜的糖香,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在品尝白龙糕时,你会感受到它甜而不腻的口感,仿佛有一丝清甜在舌尖轻轻舞动,瞬间唤醒了你的味蕾。

    更为特别的是,白龙糕的制作技艺已经传承了数百年,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一块白龙糕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美食的热爱,将这份传统美食传承并发扬光大。

    如今,在金山吕巷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看到专门制作白龙糕的工作坊和店铺。它们不仅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美味的糕点,更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重阳佳节之际,无论是与家人共同品尝叶榭软糕的细腻口感,还是感受崇明糕的丰富层次,抑或体验白龙糕的独特风味,都饱含着对家的思念与对长辈的敬爱,延续着那份流传千年的温情与敬意。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mtbd/20241011/6dfdcd50c77044ada365d4e4e816361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