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重大工程】2257个“小目标”,上海是怎么花的?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近日公布上海市上一年度重大工程成绩单,2023年共完成投资额2257.4亿元,超过年初计划5%,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据市重大办预测,今年投资额总量还将提升。
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以来,市重大工程计划和完成投资额,屡屡刷新纪录,从“十三五”开始更是逐年增长。很多人好奇,上海已经跻身国际大都市,设施完善、配套齐全,不断追高投资额的意义是什么?
图片
其实在35年前,答案就已经明确。1989年,上海在全国首设市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时便提出,要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最佳的投资效益。换句话说,就是要“把钱用在刀刃上”。这种精打细算看似与上海动辄破千亿元的大手笔有些格格不入,但放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就能理解其背后逻辑。
图片
两千多个“小目标”花哪了?
过去一年,上海按照“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滚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两千多个“小目标”花哪了?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均占重头。根据2023年1月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计划清单,正式项目共安排5类191项,分别是科技产业类、社会民生类、生态文明建设类、城市基础设施类、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类。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工程建设处处长、市重大办副主任李阳告诉记者,从数量来看,科技产业类77项,占比超40%;基础设施类62项,占32.5%。从完成情况来看,这两大板块贡献了一半以上的投资额。
基础设施完成投资近千亿元,亮点也很多。开工项目有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地下工程、罗泾港码头改造,前者将成为连接长三角与全球的世界级交通枢纽,后者是继洋山港四期之后的上海港口的又一大作。正在加速建设的有浦东机场四期、小洋山北作业区,将成为服务长三角区域核心枢纽和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功能节点,还有嘉闵线、南汇支线、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15号线南延伸、17号线西延伸,搭建起五个新城发展的交通骨架。
科技产业类项目作为投资体量第二大板块整体表现活跃。开工项目有江丰临港基地、庄臣中国制造工厂等;在建项目有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中芯国际,以及一批位于徐汇、杨浦滨江、北外滩、虹桥和张江的头部企业总部和研发基地;药明生物医药中心、外高桥造船邮轮总装、华为研发中心部分板块基本建成。
除了服务城市发展的“压舱石”和“高精尖”,重大项目也关注城市温度,优化老百姓家门口的公共服务供给。2023年,生态文明类和社会民生类项目加快实施,迎宾水厂、居家桥水厂、闸北水厂、原水西环线年内开工建设;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主体部分土建验收,上海植物园北区年内建成;一批医疗卫生和教育项目加快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项目开始“抢跑”。在年初清单中,有48个预备项目由于手续尚未齐全、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没有列入191项正式计划。但在相关企业和部门配合下,项目手续提前落实,项目提前开工。这其中包括浦江实验室、临港实验室、先声药业(中国)研发中心、正大天晴全球研发总部等。据市重大办统计,2023年新开工项目比原计划多了一倍,达到31项。
结构变化:为何这么花?
在上海,市重大工程是诞生在特定历史环境里的品牌,有35年历史。拉长时间轴,可以看到重大工程投资额变化的清晰脉络。
1990年,上海全年完成70多亿元;2009年,为筹办世博会,全年投资额冲高到1600多亿元;2010年,投资额同比回落,并在此后六年中保持平稳;2016年进入“十三五”以来,上海投资额逐年增长。在2023年之前的五年里,上海累计完成重大工程投资8645.7亿元,是上个五年的1.4倍。
如果不考虑通胀,重大项目投资额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这不是简单的惯性增长。按照“把钱用在刀刃上”的思路,这么大手笔的投入必须花在关键地方,帮助解决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那么,钱花在哪里,就需要城市管理者的精心配置。
顺应不同阶段的城市需求,投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回过头看,上海正是依靠这些变化,从还清历史欠账起步,逐步推动城市功能从“有没有”到“强不强”跃升突破。
人们耳熟能详的城市地标,延安路高架、南浦大桥、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东方明珠,都诞生在20世纪90年代。在那个时期,这些城市基础设施在市重大工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到了2023年,重大项目的类型变多了,从以基础设施为主变成“百花齐放”,科技、生态、民生、城乡融合都有涉及。
这种多元化绝对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城市发展需求而逐步演进的。以前的上海虽然有电视剧《繁花》里那样繁华的黄河路,但从城市整体来看,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特别是出行十分困难。当年,来沪考察的外商曾抱怨说虹桥机场到市区只有两根车道,往返要四个小时。
没有便捷的现代化城市交通、舒适的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的新上海更无从谈起。所以,上海提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轮大规模城市建设。以“申”字形高架道路和“三横三纵”地面道路为代表,上海确立了如今的城市空间架构。
城市面貌变化了,交通出行方便了,经济要素也流动起来了。但是要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就不能只看经济规模这一单一指标,而是要做强多种城市功能,让居民都能享受到发展红利。
需求的转变,促使重大项目要考量和平衡多组关系。例如进入建设冲刺的世博文化公园项目,就是上海放弃了商业开发带来的短期利益,实现了全市市民共享岸线绿地的长期利益。同样,淀山湖生态环境整治项目平衡的是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保租房建设主要解决新市民、来沪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的阶段性住房困难,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都能安居乐业,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与城的关系变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愈发得到重视。
“十三五”以来上海投资额会大幅上扬,正是顺应了这种战略能级的变化。2016年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表决通过,在当时国家所有中长期规划中,这是提及上海内容最多的一次,达到近20处,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首次进入国家中长期规划。
另一个变化是在表述方面。据1989年3月6日《解放日报》头版报道,“上海已确定一批效益好、见效快、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的工业项目”。到了今天,“工业项目”变成了内涵更广的“产业项目”。一字之差,内涵大不相同。
历史上形成了上海良好的工业底子,这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20世纪90年代前后,上海提出要打造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三个中心”,就把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作为工作重点。当时,上海聚焦工业项目生产端,有年产18英寸彩色显像管100万只的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工程,有上海30万吨乙烯工程,年产铝箔6000万吨的上海铝材厂工程,有年产3万辆轿车和10万台发动机的上海大众汽车厂工程……从通讯、轿车,到石油化工都代表了当时最新的工业增长点。在城市管理者看来,这些工程不是适应性调整,是战略性调整、根本性调整,是上海经济又快又好的关键。
到了现在,让上海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已经变了。2023年,上海在建项目包括浦江实验室、中芯国际、发那科智能工厂、美团科技中心、蓝帆医疗科创总部和产业化基地,有半导体、新经济、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这些产业项目,不只围绕生产端,也在向产业链前端的研发、策源延伸。
与此同时,通过重大项目的历练,上海建设领域也涌现一批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部分关键技术总体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盾构被誉为国之重器,如今,由上海本土制造的国产盾构一举打破国外垄断。过去十几年里,通过隧道股份“走出去”对外承包工程,46台自主研发掘进机成功销往海外。
这也契合了上海建设“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产业导向。当下,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上海,自然也被赋予更高能级的使命。上海提出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就需要以工业制造业为基础,不断强化科创策源等“四大功能”,把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里,不断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加快释放经济新动能,从而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最后一个变化是区域。以前的泥滩临港大变样,一座座先进制造业厂房拔地而起。据介绍,2023年临港新片区在先进制造业集中发力,中芯国际12英寸、积塔半导体、天岳半导体等项目都提前完成了投资年度目标。
以临港为代表的上海五个新城,全部跳出了原有的城市格局,承接的是上海更宏大的战略目标。谋划“十四五”,上海明确提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新定位,有必要重新审视和优化全市发展格局。开辟五个新城,不仅是因为主城区资源要素制约,而且是构建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需要,打造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内涵变化:如何花到位?
成千上万亿的资金,如何落实到位,化为切切实实的企业产值和群众获得感?上海想尽办法找出路,在重大项目上探索一批创新机制。
早年,市重大项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1990年年中,上海41项重大工程里有四分之一的项目因为资金设备而影响工期。为此,上海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投融资探索。除了争取中央的支持外,上海还设立全国首个城投公司上海城投公司作为政府的融资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一些经营性项目投资,给予它们一定期限的管理和收费权;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适当向区县和街道放权;以未来的城市财政收入为担保,向一些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借钱等。
到了今天,上海城市建设财政“捉襟见肘”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不过借助整个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东风,上海在重大项目融资模式上还是屡创第一。记者从上海城投集团了解到,青草沙原水工程还引入保险资金作为财力支持,这是中国保险资金进入上海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的第一单,为上海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投融资还促进了上海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不断和国际接轨。像杨浦大桥、轨道交通一号线、河流污水工程这些“借钱”造出来的重大项目,出借方会对施工质量提出很多要求。到今天,上海工地上的管理创新层出不穷,EPC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在全市推广。上海最大的海绵公园“星空之境”还探索DBO(设计-施工-运维),这是将市政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和长期运营整合在一起,委托给承包商实施的一种项目模式。在国际上,DBO正成为趋势,而“星空之境”则是国内首单同类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
最关键的变化是审批模式。办理建筑许可是项目投运投产前面临的最大痛点。以前在上海办这张证,要和17个部门打交道,时间长、门槛高。李阳介绍,这几年通过创新优化审批流程,市重大工程项目审批服务的便利度大大提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有效投资。
如在重大工程中推广“桩基+围护先行”和提前启动招标,大大缩短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扩建四期工程、浦江实验室、新华医院奉贤分院等一批项目前期审批时间。研究落实重大工程资源性指标“六票统筹”(土地、水面积、绿地、林地、渣土消纳和征收安置房)使用机制,支持采用周转暂借等方式,逐步形成有序借还良性机制,保障上海东站枢纽、机场联络线。
今年1月1日,《上海市市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了重大项目各环节中各部门的职责,让重大工程能够夯实依法合规的高质量建设基础。新政推出,正是上海从顶层设计出发进行的制度再创新,为的就是解决现在面临的更加复杂的挑战,比如资源指标日趋紧张、绿色通道政策空间日见收缩、各方协同难度日益增大、工程建设的质效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练就的是保持向上突破的能力。35年的重大项目变化,何尝不是一部关于城市奋发有为、突破创新的变迁史。
原文链接:https://zjw.sh.gov.cn/gzdt/20240116/509da5264af7443ab236be2db8369a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