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理念传播”主题论坛专家发言集锦
编 者 按
12月4日下午,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举办“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理念传播”主题论坛。该论坛旨在围绕学习和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相关理论研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提高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的传播影响力、文化感召力、话语说服力和舆论引导力。该论坛设置了生态文明理念传播沙龙,6位来自媒体、高校、自然保护组织的嘉宾,围绕如何讲好自然资源故事,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展开精彩对话和场上互动。在主旨报告环节,10位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中国自然资源报》特摘编主题发言如下,以飨读者。
用“两山”理论的哲学思想指导实践
刘东生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副局长、自然资源智库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观、历史观和社会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两山”理念集中体现了自然观与人文观的统一、历史观和“代际观”的统一、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的统一等哲学思想,还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等生态哲学思想的批判和扬弃。它揭示了“两山”转化的统一性和对立性、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共通性和差异性、地域性和开放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要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两山”理念哲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历史观看待发展中的问题,用辩证观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用生态观引导绿色发展,用系统观统筹各类自然资源的协同保护和修复。要妥善处理生态与经济、保护与发展的对立统一,积极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机转化,统筹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底蕴
樊 锐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既是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识和事实判断,也是对生态文明的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体现了深厚的价值底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价值自觉,体现了对生态与文明关系的深刻思考,高度彰显了生态文明的价值自觉。
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判断,为丰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完善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生态意蕴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同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
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四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具有真挚的人民情怀,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五是“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情怀。这将激发共同体成员形成“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和清洁美丽世界”的认同感和价值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资源利用的道理、学理与哲理
郇庆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我们尝试讨论如何理解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自然资源利用的“道理”“学理”“哲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广义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或生态文明建设议题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理念原则、制度构想与战略举措三个维度的统一整体,政策话语、学术理论和学科教传三大体系的统一整体,理论、实践与传统三个层面的统一整体。由是观之,“绿色”“节约”“集约高效”是生态文明建设或广义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视域下必须坚持的三大理念原则,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遵循的资源利用之“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学和哲学伦理、社会文化学等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共同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阈下自然资源利用的“学理”。而作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山”的经典性或代表性阐述,则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阈下自然资源利用的“哲理”。
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杨开忠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人类是“人类世”环境变化的主导力量,并正在基于自身角色推进文明生态转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经济学以揭示环境变化的人类经济因素为己任,但传统上将经济系统作为“黑箱”处理而严重限制其分析、预测、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未来发展必须变革这一范式,转向把经济系统“白箱化”、并包含空间的新生态经济学。
针对人类文明生态转向的关键瓶颈,秉承新生态经济学视角,基于经济理论的综合,揭示了环境变化人类驱动力综合框架(IPAT)及其变体的根本局限和超越出路,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生态经济学框架(I-NEE),并通过将其线性形式和随机形式应用于我国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验证了这一框架。
这一框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不存在没有被具体、清晰解释的剩余项,既能全面刻画环境变化的人类驱动因素,又能充分体现国别和地区的差异,从根本上超越了IPAT及其变体的局限。I-NEE不仅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易于理解的、富有意义的全面、具体、清晰、学理表达,表明新生态经济学是可行的、富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经济学新范式,而且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指导。
关于自然资源治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谷树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自然资源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
一是自然资源治理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即要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要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史学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福祉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
二是要加强理念创新,既要发扬光大优良传统治理理念,同时也要创新和践行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科学治理、民主治理等现代治理的先进理念。
三是强调理论创新,充分运用资源公平理论、资源效率理论、资源透明理论、可持续理论、主体结构理论、资源分层理论、资源委托代理理论、动态调适(适应性)治理理论、资源规制理论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四是要对治理体系进行必要的优化,明晰自然资源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明晰自然资源治理的目标体系,优化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框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治理的制度体系等。
以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雷涯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无论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客观要求,都有赖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从四方面展开:
第一,梳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造性提出的新理念。
第二,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丰厚内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第三,阐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旨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第四,在实践路径上探求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举措。通过优化矿产开发利用格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统筹保护与发展利用、建立勘查开采效率提升机制、健全基础支撑和保障体系等举措,推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讨
李宏伟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和物质载体。
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首先,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已经基本上建立。其次,生态补偿机制在不断完善。再次,近年来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自然资源部自2020年以来,推出了4批共43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批准了6个省份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多头推进,未形成有效制度合力。二是在实现机制方面存在过度消费、乱扣帽子等问题。三是停留在初级阶段,路径不畅、思路不多,未深入研究自身资源禀赋而进行简单模仿。四是存在着配套和系统性不够的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政府推动,更要调动起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以市场化推进的方式上建立长效机制。第一,厘清生态家底,做好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第二,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第三,建立转化机制和平台。进一步促进自然资本产业化运作。通过绿色发展的路径,实现共同富裕。
生态产业化与乡村振兴
刘彦随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空间载体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关键在于探明乡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是科学践行“两山论”的现代“两化路”,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创新路径。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生态环境新认知及其主要问题;二是人地系统协调与绿色发展战略;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区域创新。面向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全球变化,阐释现代国土格局及其变化新态势、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科学内涵、生态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体系、绿色高质量发展与治理体系、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和多级目标体系。通过分析乡村地域分异规律、乡村系统动态格局与情景,探究乡村振兴的科学对象、逻辑思维与系统模式,解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机制与内生动力。通过国内外乡村生态治理工程案例分析,提出国土空间优化与绿色发展新模式、科学认知“两山论”及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PGR模式。最后,深入探讨绿色发展与生态产业化的科学路径,以期为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安吉实践与理论思考
金佩华
湖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两山”理念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早在20年前的浙江省“千万工程”启动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已提出:“要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乡村运营实际上就是“经营村庄”理念在安吉大地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探索。报告主要从“两山”理念引领的乡村运营、全域乡村运营的安吉实践、安吉乡村运营的经验启示等三个方面展开,总结提炼了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在践行“两山”理念过程中,率先探索全域乡村运营,实施资源一张图、政策一盘棋、经营一条链、民心一杆秤、治理一张网、共富一本账的“六个一”基本做法,实现了“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蝶变、从政府输血向市场造血的质变、从零星分散向整村重组的聚变、从个体自转向合伙公转的蜕变”等四大转变,形成了全民参与、全链覆盖、全球合伙、全面发展,新目标、新改革、新机制、新模式等“四全四新”的主要经验,提出了乡村运营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制度创新、共创共赢”的基本原则,为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路径、新模式,提供了安吉经验和安吉方案。
认识自然资源底层逻辑,筑牢生态文明建设基石
张新安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分中心研究员
从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资源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的底层逻辑出发,有助于提升自然资源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自然资源既是生态之根,是生态环境的本底,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生命力、恢复力和生产力,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能量来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生存的基本保障。要透过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耦合机理,把握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底层逻辑;透过自然系统内部运行机理,把握资源管理、空间管控与生态保护的基本关系;透过非生命自然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把握地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同步考虑的重要意义。自然资源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资源是空间的资源,空间是资源的空间;资源是生态的本源,生态是资源的表征。自然资源具有多重目标,肩负多项任务,需要处理多种关系,需要在两难甚至多难选择中寻求动态平衡。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建立人类社会系统适应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机制,实现和美自然、永续资源,做到饭碗满、家底厚、结构优、家园美!
原文链接:https://zrzy.guizhou.gov.cn/wzgb/xwzx/xtyw1/202312/t20231208_833258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