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关于推广应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1-18 来源: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作者:佚名

  

  各设区市建设局、城管局(委),福州市园林中心,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建局、执法局、行政审批局: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闽政办〔2023〕15号),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现就在我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推广应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产品(下称“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落实属地责任,根据闽政办〔2023〕15号文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任务,明确每年度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比例并推动落实。

  对于财政性资金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资金投资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室外工程、工业建筑以及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对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主要种类及适用工程部位参考目录(2023年版)》(下称《参考目录》,详见附件)优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鼓励非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积极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二、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应当约定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应用事项并作为实质性要求,合同条款应当明确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比例要求及违约条款。

  三、在“十四五”期间,对于承诺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工程部位的造价比例超过设计概算建筑安装工程费30%的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可以采用工程总承包发包方式进行发包。

  单独施工招标的市政工程,招标控制价超过3000万元且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工程部位的造价比例超过招标控制价30%的,建设单位可以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办法。招标人设置投标类似业绩指标的,应保证市场充分竞争。

  四、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工程项目,实施工程总承包招标的或采用综合评估法的施工招标的,招标人原则上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情况作为技术文件评审事项,对于投标人提高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范围和比例的,可作为加分项;采用评定分离招标的,招标人原则上将投标人是否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作为定标因素之一。

  五、招标人应当按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情况,合理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进行投标报价,并采取相应施工组织措施。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加强招标文件审查,对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招标文件,要求招标人整改。

  六、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和合同约定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设计单位在设计说明或绿色建筑专篇中载明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的工程部位及具体应用要求。施工单位应当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生产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约定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实施监理。

  七、省造价总站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及时发布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品种目录。各设区市造价机构对接服务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及时发布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信息价格。

  八、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结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特点,统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装配式建筑发展,支持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向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延伸产业链,鼓励使用再生骨料。支持各方市场主体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积极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对于表现突出的市场主体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经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推荐,省厅视情况予以全省通报表扬。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在每个季度末将本地区工程项目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情况,向省厅工程处书面报告。

  附件: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主要种类及适用工程部位参考目录(2023年版)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9月26日


原文链接:https://zjt.fujian.gov.cn/xxgk/zfxxgkzl/xxgkml/dfxfgzfgzhgfxwj/jzsc/202309/t20230928_626601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