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报道:“3010”模式破解种粮薄利老难题
欧阳斌是湖北省监利市尺八镇尚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土办法”是他经过十多年摸索、几经周折得来的,叫作“3010”利润分配方式。
乍一看,欧阳斌的“土办法”平平无奇,而且还难以持续。“3010”的意思是将利润的30%留给合作社,30%返利给村集体经济,30%返利给农户,10%奖励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人。将超过2/3的利润让出来,合作社只留30%,难道欧阳斌纯是在讲奉献,合作社能走得远、做得大吗?
日前,记者赴监利采访发现,近年来尚禾合作社的服务范围迅速扩大,短短两年多时间,已经覆盖监利市南部5个乡镇106个村。事实证明,恰恰是扎根泥土生长出来的“土办法”,切中了农业特殊市场规律,找到了多方共赢之道。
传统种粮产业素有“薄利”特征,制约着产业链各方增收,而欧阳斌探索的这个“土办法”,不仅通过规模增长带来存量的盈利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合作方式的创新,拓宽了农业产业价值的实现空间,给产业链各方带来了全局性增量。
试水成功不容易——
毛沙塘村村民也有分红了
毛沙塘村村民没想到,以前只在网上见过分红的好事,居然也发生在他们身上。
今年1月,在村委会广场上,尚禾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为村里270余名种粮户分红24.4万元,大家数着手里的“红票子”笑得合不拢嘴,村集体经济也第一次收到返利的10万元。
收成好,收入高,合作社在毛沙塘村算是立住了。但一年前欧阳斌和村里刚谈合作的时候,可花了不少心思。
那是临近壬寅虎年春节时,了解尚禾合作社的服务模式后,毛沙塘村“两委”班子就关起门来商量这事。有人说,村里有农户、有农田,但没技术、没机械、没资金、没销路,是不是应该跟尚禾合作?但也有人心里打鼓,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书军就是一个:“尚禾提供的农资比市场价便宜15%还多,是不是外面买的‘水货’来忽悠老百姓?尚禾会不会又像之前的诈骗公司一样,卷了粮食跑路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村“两委”专门考察了农资的上游来源,多方了解欧阳斌在尺八镇10年来的口碑,才初步有了合作意向。
但是合作的事,关系村里人的土地和收成,经不起一点风险。所以村干部把欧阳斌请来,表达了发展村里产业的强烈愿望,但也说出了心底的担忧:“老百姓信任我们,这封信任不能辜负。要动员大家参与,我们拿什么底气跟老百姓说?”欧阳斌听了,马上作出承诺:“水稻亩产1200斤保底,比市场价加价收购!”
虎年正月十八,趁着村里的年味还没散,王书军他们召集大家开村民代表大会,把欧阳斌也叫了来。村委会广场上前前后后来了600多人,“亩产能保证吗?”“加价收购是不是真的?”大家七嘴八舌、刨根问底。原沙港村的老支书李洪春问:“原来粮食运到镇里卖,运费只要3分钱一斤,运到尚禾得要4-5分钱了,这多出的2分钱咋办?”欧阳斌当场拍板,以前村民运粮食花多少钱,以后运到合作社还花多少钱,多出的运费全部由合作社承担。一个个问题有了满意的答案,想参加的村民越来越多。
一个星期后,尚禾合作社又组织大家参观订货会。当天村里租了7辆车,把自愿参加的村民送到合作社。看到合作社的规模,80%的村民当即就签了合同,还有一些村民回家以后,通过手机微信群下了订单。这一年,毛沙塘村有270余名农户参与合作,4000余亩农田接受合作社的服务。
尚禾合作社针对村里每户人家提供了定制化的合作方案。不愿种田的可以流转,不会种田的农户可以全程或分环节托管,想种但没有劳动力的可以土地入股,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合作方式。
除了这些常规收入,村民1月拿到手的24.4万元“红票子”和村集体经济获得的10万元都是尚禾合作社的额外让利。“去年合作的20多个大村,最后都能分红10万元,小的村子也有5万元分红进账。”欧阳斌说。定制合作、额外让利,合作社对签订合同的每个村都这样服务,大多也都经过了像毛沙塘村这样从试水到落地的过程。
现在的毛沙塘村,村“两委”合作积极性高,村民积极性更高。今年水稻春播关键期,尚禾合作社收到来自毛沙塘村的订单每天都在增加,李金波需要36斤稻种、赵祖华订了22包肥料、赵建平预订了7亩的飞机打药……王书军告诉记者:“村民只需要一个信息发到微信群,不需要垫付,由我们村委会担保,合作社接单后就会开展服务。”
“薄利多销”不简单——
从组织方式创新中挖掘“全局性增量”
看起来,欧阳斌的“土办法”跟“薄利多销”有相似之处,但绝不是靠挤压利润争取规模,而是这个种田“老把式”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琢磨、一种方式一种方式比较中,找到的联农带农的增效空间,通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基地”模式创新,将原本被浪费的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起来,使其成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做大蛋糕的“全局性增量”。
尚禾合作社是怎么创造出“全局性增量”的呢?答案就藏在一些寻常的产销环节中。
首先,尚禾利用规模优势,采取农资团购供应,直接与厂家谈农资生意,拿的是县级区域代理的价格。农户可以享受优质低价农资,合作社还能有返点收益。
其次,农户支付合作社低于市场价的托管服务费,每亩不仅比自种节约生产成本210元,还能增产粮食100斤,增收138元,订单加价每亩还能增收160元,全程托管还能外出打工赚另一份工钱。
第三,合作社仅有30余名员工,其余全部为村里的临时工,不但降低了用工成本,还给村里增加了就业岗位,农业机械作业面积大,而且都有小块变大块,机械作业服务效益高,也可降低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成本。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破解了农业劳动效率监督难题。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农业生产很难像工业那样实现标准化的有效监督,于是就有了“规模化生产不如农民自家田生产效率高”的尴尬。让经济学家挠头的难题,欧阳斌尝试着这样解决:
合作社鼓励农户适当参与田间管理,双方约定每亩以1200斤湿谷为基数,超过1200斤以上的部分,农户得利70%,公司得利30%,调动了农户的管理积极性;
合作社在自有购置的农机外,鼓励作业机手“带机入股”。2022年,东铺村村民赵跃明看到邻居与尚禾合作社合作机插秧,地里几乎没有出现杂草,第二年就把自家地给了尚禾部分托管,自己买了一台插秧机入股,自家田插完以后就联系尚禾给他派订单。对赵跃明来说,一个种植季下来多赚了4万元;对合作社来说,以往一台插秧机只能用两年,现在合作机手用自家的机械,手里用得仔细、维护得当,寿命能延长一倍。
稻虾、稻菜、双季稻、再生稻……除了对一个个寻常生产环节的优化,欧阳斌还通过“一田多收”,让种粮效益的潜力挖掘最大化:“监利这样的产粮大市,要扛稳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既要种粮食,又要让种粮食有效益,让农民有积极性,我们是从时间、空间上要效益。”以再生稻为例,尚禾合作社采用“分季合作法”,由尚禾免费提供每亩200元的服务,并负责按市场价收购,其中第一季收入归农户所有,每亩不低于1200元,第二季收入归尚禾。许多农户在第一年小面积尝试后,第二年全部种上,典型示范效果非常好,仅去年尚禾合作社新的再生稻种植面积就发展到3万多亩。
欧阳斌将合作社的利润占比逐渐降到30%,看似自己的利润减少了,但他算的不是小账、眼前账,而是大账、长远账,“我们不是要在一个村赚钱,而是要服务更多的农户,通过规模赚钱。”
据悉,截至目前,尚禾合作社在周边5个乡镇的年托管服务面积已达6.8万亩。
发展探路不短视——
管理本村化,产品优质化,经营市场化
这“3010模式”,欧阳斌也不是一下就定下来的,而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变化而得来。
从2012年合作社成立以来,欧阳斌植根于家乡土壤,为湘鄂两省十几个乡镇农户提供水稻集中育秧、稻谷订单收购、粮食烘干代储等服务。十多年来,在一门心思把服务搞好的同时,他发现种粮农民逐渐减少,服务的农户数量也逐渐减少。以东铺村为例,早几年村里撂荒地最多的时候超过1000亩,留下来的老人种不动、年轻人不会种,真正能流转出去的土地也不多。
在模式落地上,看得长远。10%奖励为村社对接服务专班及其为集体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人,通过“3010”分配方式里的这个“10”,来补之前村社对接的短板,做到让村社服务专班和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人不吃亏,正是欧阳斌深思熟虑的让利之举。一方面合作社要靠规模取胜,另一方面,合作的村庄越多,管理难度就越大,必须让管理本土化、本村化。村里的人对本村的情况最了解,找到这个关键,就等于有了一个“万事通”,有了一张“活地图”,有了一个“小喇叭”。
村强联民、村弱民推。在有的村,尚禾合作社选择与村中的“能人”“顾问”合作。
东铺村孙铺片区老支书杜华光和东湖村六组村民陈国文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曾经担任过村干部,受到村里百姓信任,本人又有极强的责任心,愿意参与进来。平时一到时间点,他们就挨家挨户去询问农户需要买什么农资、需要预定什么服务,一笔一画记在本子上,再报结合作社。等农资和机械来了,他们再带着司机到每家的田里去,化肥放在哪个地头,农机从哪边下田,他们都一清二楚。相应的,他们也分到部分利润。这条路短期看“绕远”,却是欧阳斌推动“3010”模式落地的捷径。
在农业产业链上,欧阳斌的眼光更加长远。尚禾合作社以农资农机服务与粮食加工收储起家,这其中有欧阳斌30多年供销系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对粮食“优质优价”的坚定信念。“市场对好吃的大米需求旺盛,优质稻米从来不愁卖,我们从来都是稳市场,不用找市场。”欧阳斌介绍,他专门成立了“尚禾丑粮”品牌,每年光本地餐馆就会收购700多万斤,每斤收购价达4.5元,这坚定了他加价收购农民粮食的底气。
“以前种出的米不好吃,农户都卖了自己的米再买米吃。现在,监利人都吃监利米。大大小小的餐馆里,普通米免费,监利米按份收费。”监利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施昌好深有感触。
监利市副市长石团方认为,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市场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是政府引导优质大米品牌建设的效果,也是像尚禾这样的合作社创新联农带农模式产生的增值效益,更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国家粮食安全一份沉甸甸的担当。
而欧阳斌最长远的眼光,则是“3010”这个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创新,是确保农民持续获益的决心。在欧阳斌筹划的这个联结体中,有农户与合作社的生产性联结,有村集体牵头的组织性联结,更有合作社规模经营带来的“市场式”利益联结。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欧阳斌探索出这套土生土长的“土办法”,让农民有了笑脸、村集体有了活水,打通了粮食生产的痛点,稳固了粮食安全的根基。记者眼见尚禾合作社育秧工厂里长出的一盘盘秧苗,正如“3010”这个创新的“土办法”一样,在荆楚大地上汲取营养、茁壮成长。(记者江娜何红卫王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mtksn/202308/t20230817_480007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