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说说 > 正文

为肉牛产业发展送“春日暖阳”——长春市《关于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解读

发布时间:2023-02-04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加大政府投资基金对肉牛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发展肉牛屠宰和精深加工……近日,长春市下发《关于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了二十六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全市肉牛产业实现超常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切实把“秸秆变肉”暨三百万头肉牛工程打造成乡村振兴和富民强市的标志性工程。

  龙头引领 推动产业链构建

  投资35.9亿元的国家级(城开农投)绿色循环肉牛产业示范园区已落位农安县巴吉垒镇,该产业示范园区覆盖全产业链条,通过“放母收犊”经营模式,建立联农带户肉牛养殖联合体,2022年在农安县发放母牛1万头左右,给养殖户吃下定心丸。这种做法在《措施》中得以强化,引领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措施》提出了充分发挥国有农业投资公司引领带动作用,强链、补链、延链持续发力,稳步推进“养+销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广“放母收犊”“公司+农户”模式,深度发展带户养殖,持续提升研发、加工、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龙头主导、产业支撑、引领带动和典型示范作用。

  《措施》强化了肉牛全产业链的重要地位,支持肉牛种业、繁育、饲料、饲养、防疫、屠宰、加工、营销等标准化、数字化建设。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促进一二三产业发展,鼓励肉牛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肉牛产业科技创新、“吉牛”餐食品牌与业态创新,发展肉牛屠宰和精深加工,支持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肉牛及其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建设。

  良种繁育 夯实肉牛养殖基础

  长春市坚持外引内培结合,突出良种化选育、标准化养殖、规模化布局,不断扩大基础母牛和育肥牛规模,提升肉牛品质,以逐步打造种质资源为首要目标,做好平原类群中国西门塔尔牛纯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措施》提出,建设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深入实施性控繁殖技术推广应用计划;并大力支持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鼓励肉牛养殖场(户)直接从国外、省外引进优质基础母牛开展自繁自育或通过“放母收犊”模式发展带户养殖,并设立对应补贴。

  2022年,长春市引进优质基础母牛1.2万余头,并在肉牛种业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新牧科技的西门塔尔牛本地化选育项目正式立项。

  主体建设 打造优质生产基地

  两个10万头大型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快速推进;认养一头牛公主岭养殖基地开工建设;拟建的4个肉牛特色小镇中已有两个开工……长春市肉牛产业发展稳健,步步为营。

  《措施》提出,支持新(改、扩)建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其中,新(改、扩)建母牛繁育场新增设计存栏规模达到100头,新(改、扩)建育肥牛养殖场新增设计存栏规模达到200头且按照设计标准建成投(达)产后,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补贴。鼓励、支持肉牛养殖园区建设、肉牛产业园区建设和肉牛养殖特色产业小镇、强镇、大村建设,保障肉牛产业用地需求。

  资源化利用 聚焦生态养殖

  2022年,长春市6个养殖大县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有序推进,集中开展了畜禽粪污治理专项行动,累计清运还田粪肥760万吨,还田耕地面积近500万亩。肉牛资源化利用中,秸秆饲料化、养殖废弃物资源化仍是重中之重。

  《措施》提出,大力推广膨化、青黄贮、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等先进高效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和模式,多点布局加快培育第三方秸秆饲料加工销售企业,稳步推进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区域化供应。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和服务,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金融支持 撬动肉牛产业建设

  2022年,长春市全力推动68个投资500万元以上肉牛项目加快建设,其中12个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全部开工。2022年上半年,长春市肉牛产业银行贷款累计发放达42亿元,审批通过专项债项目3个,获得专项债券资金33.08亿元。

  《措施》提出,将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基金对肉牛产业的支持力度,深入开展肉牛养殖成本保险;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对肉牛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政银保担”联动支牧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涉牧(牛)信贷产品,“吉农牧贷”金融产品优先支持肉牛产业,针对中小养殖户大力推广“活畜抵押贷款”等新型金融产品。

  充分利用专项债券支持肉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把支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长兴基金”现代农业主导基金的主攻方向之一,重点支持肉牛产业研发、养殖、屠宰和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szfzt/jlssxsxnyxdh/gddt/202302/t20230203_86655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