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说说 > 正文

田畴沃野绘新景——宁江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3-02-04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出新颜,一个个美丽的乡村萌生着希望。阔步走在宁江区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朝气蓬勃、风景正好,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管理精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次第展开……

  围绕构建“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格局,宁江区创新提出并大力实施“六类村”联建计划。2022年,全区创建千村示范村和典型示范村各11个,建设绿化特色村、特色产业村、“三产”融合村各5个,打造庭院经济村8个。省领导先后到宁江区实地调研,对宁江区农业农村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宁江区的“精品环线”建设工程获得市委、市政府点赞。

  筑牢“压舱石”

  让群众端稳“金饭碗”

  民乐村是宁江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分为地力提升试验区,群体优化试验区,水肥高效试验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品质蔬菜示范区,双季种植区6个板块,基地通过对比实验、新技术应用、新品试种等打造现代农业。在原有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域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着力推动都市农业园、特色产品基地、创业园、农家乐等发展,打造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推动了农业转型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伯都乡杨家村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远近闻名。依托基础设施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打造集食、购、游、娱为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展示基地。休闲娱乐区内设置花海、停车场、休闲区、烧烤区等,并挖掘了4000平方米野趣垂钓鱼塘。果蔬采摘区利用科技手段对油蟠桃、火龙果、葡萄、车厘子、果树等休眠期开花期进行控制,实现错时开花、不间断采摘,达到每月都有可供采摘品种,有花可供观赏,形成全年采摘、开园赏花的新格局。农耕体验认领区面积1公顷,提供耕地与农业设施条件,供城市居民认领种植。民宿区结合杨家古城遗址及契丹历史、独特的女真族渔猎习惯、悠久的农耕文化、淳朴的民风,打造民宿以满足各地游客的住宿就餐需求。

  为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宁江区成立区级领导挂帅,乡镇、农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下,召开会议,研究规划,编制规划,引导干部群众办实事,重效果,以提升农业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为总目标,对建设内容和质量全程跟进,强化质量,注重效果稳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打造“新风景”

  让乡村有颜值有内涵

  乡村全面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

  是旱厕改造、是污水治理、是道路硬化……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新春时节,穿行于全区各个村屯,无论是主干道,还是入户巷道,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现在垃圾有人清,污水有了‘家’,厕所也城市化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喜笑颜开。

  从曾经的其貌不扬到如今的颜值刷新,全区村屯的华丽转身,正是宁江区推进乡村建设示范创建行动的真实写照。宁江区农村环境实现质的飞跃。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形成“户分类、村收集、区转运”的垃圾处理工作流程,区委、区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通过打造“示范村”“进步村”“3A示范村”“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等形式,引导农村居民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全区农村环境从垃圾清仓见底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转变。

  在实现村庄“净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宣传传承中华民族节俭美德、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先进典型,全社会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孝老爱亲的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

  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似春霖甘露,催生着文明之花,也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守住“底线工程”

  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宁江区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性任务,持续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筑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火墙”。

  各乡镇精准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保障、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综合保障、扶志扶智、社会救助等措施办法。同时,跟进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有效化解致返贫风险。依据帮扶政策调整和群众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完善监测对象“一户一策”帮扶计划,有效化解了返贫致贫风险。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宁江这片热土正不断释放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能量和伟力。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szfzt/jlssxsxnyxdh/gddt/202302/t20230203_86655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