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媒体解读|《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出台

发布时间:2022-05-15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到2025年超8成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日前,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先行省、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引领省的发展定位,提出到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亮点纷呈,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县(市、区)达到80%以上,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规划》坚持城乡互补与工农互促统筹规划,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坚持全面布局与重点突破协调推进,坚持梯次发展与节点引领相互促进,明确了加快形成“区域产业协同、集群创新引领、县域全面统筹、百园优化提升、千镇融合互动、万村示范辐射”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格局。

  区域产业协同方面,我省将重点打造鲁西平原粮食畜牧产业带、黄河流域生态农业产业带、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业带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带;集群创新引领方面,将培育品种品质优良、规模体量较大、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县域全面统筹方面,将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的制度性通道,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百园优化提升方面,将对现代农业产业园改造提升、拓展功能,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示范引领效应;千镇融合互动方面,将打造标准化原料生产、集约加工转化、品牌市场营销于一体,区域主导产业优势突出、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农业产业强镇;万村示范辐射方面,将挖掘放大特色种养、传统手工、传统食品等,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专业村。

  《规划》提出了坚持量质并重、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重要支撑作用,坚持调整优化、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升级,坚持生态引领、提升乡村绿色发展能力,坚持宜居宜业、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善治有效、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坚持文化铸魂、有效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常态长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九项重点任务。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是首要任务。我省将稳定粮食经济作物生产,到2025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00万吨。增加优质畜禽产品供给,全省肉蛋奶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提升渔业绿色生产能力,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800万吨左右。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培育100个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为强化科技重要支撑作用,我省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到2025年,培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100个。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重大农业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推动生物育种、高效农机、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聚焦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升级,我省将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地域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开展产地初加工,引导加工企业向中心镇、专业村聚集。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特色果蔬、茶叶、特种养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优化拓展乡村休闲旅游,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

  我省将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道路、供水、雨水、供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到2025年,累计建设省级美丽乡村5000个。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适时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记者毛鑫鑫通讯员马志顺)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wgk/ghjh/202201/t20220104_38289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