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观察 > 正文

惠安余甘 药食两用的健康水果|福建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发布时间:2022-05-15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推动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今日,要向大家介绍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就是被誉为药食两用的健康水果的惠安余甘。

  

  

  惠安余甘,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先苦后甜,嘴留余甘,故名余甘,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余甘久服轻身,延年益寿”,2002年被原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健康水果 。惠安余甘具有果大、肉厚、纤维少、味道甘甜爽口等特点,鲜果可加工成余甘茶、余甘果饮、余甘果干、余甘蜜饯等制品,畅销国内外,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惠安余甘栽培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朝,据载,明朝正德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过惠安的一株余甘子树的果实,并诰封为“皇帝甘”这抹余甘子的树龄已高达630多年,虽然清朝时被雷电劈成两半,但至今仍郁郁葱葱,而且每年结果。目前此树已被引入重点文物保护古树,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皆称其为国宝。

  

  

  惠安余甘主要产地位于福建省惠安县紫山镇蓝田村、官溪村,其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以砖红性红壤和黄壤居多,土壤偏酸性十分适宜余甘的生长和培植。气候方面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既无酷暑、又罕严寒,阳光充足、雨量集中,年平均温度20℃,该气候条件符合余甘性喜冬暖、夏无酷热的气候要求。日照充足能保证枝叶生长健壮,花芽分化良好,结果多而高产、着色好、维生素C含量高,因此生产出的惠安余甘果大、甜翠,荣获国家级余甘标准化示范区。

  

  

  惠安余甘果形扁圆,肉厚汁多,纤维少,口感先酸后甜,咀嚼过后口齿间留有余甜,承载了惠安人“苦尽甘来”的美好回忆。

  惠安余甘的固酸比8.07,余甘淀粉含量达到2.29%,每100g含维生素C高达261mg,铁8.68mg,钾152mg等,素有“维生素C之王”美称。随着科学家对余甘不断深入研究,其在降压、降脂、降糖、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的保健作用必将在保健食品的开发中大有作为。

  

  

  惠安余甘的主要生产主体为惠安县田船余甘专业合作社、惠安县紫山镇官溪前沈林果场、惠安县惠农余甘农民专业合作社、惠安县紫山镇官溪村亭兜林果场等, 近年来,惠安县政府高度重视余甘产业发展,每年投入扶持资金,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抓项目、打品牌、抓市场”的思路,优化主体、品种、产业架构,逐渐恢复并做大做强余甘产业,全力打造“惠安余甘”区域公共品牌。

  通过建设1万亩余甘优质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面推广绿色防控,严格执行绿色农业生产标准,建立“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和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聘请高研院校专家,政企合作,开发出绿色食品余甘茶、余甘果饮、余甘冲剂、余甘果干、甘蜜饯等系列产品,提升余甘产品附加值,延长余甘果的产业链。

  

  

  引导“惠安余甘”地理标志与休闲采摘、丰收节、文化科普等有机结合,发展旅游生态农业,深挖“皇帝甘”历史文化脉络,今年来接待旅客9500人次、开展拓展训练56次。组织合作社、余甘生产企业参加展销活动,对接全县4个直播基地、480家批零企业建立线上线下营销融合体系,参加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双十一期间带货金额达500多万元,全方位促成品牌进阶提级。惠安余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目前,惠安余甘现有栽培面积将近3万亩,年产量9万多吨,现有3家较大规模的余甘专业合作社,有社员近1600多名,余甘全产业链年产值近1亿元。2019年,“惠安余甘”荣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1年4月成功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ztzl/qxfjlvny/ppxx/202108/t20210811_566730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