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项目 > 正文

《2020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解读

发布时间:2021-05-10 来源: 自然资源部 作者:佚名

  

 

  2020年江苏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

  近日,《2020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发布。2020年,江苏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发展逐季恢复,结构持续优化,表现出较强韧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巩固。

  2020年,全省海洋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7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本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8%。2020年海洋经济对江苏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除海洋旅游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外,大部分海洋产业企稳向好,初步呈现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势头。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43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73.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16.5亿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6%、48.2%和46.2%。

  江海联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并进发展 

  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来看,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南通、盐城、连云港)海洋生产总值为4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0.9%,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6%;沿江地区(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海洋生产总值3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5%;非沿海沿江地区(徐州、淮安、宿迁)海洋生产总值70.7亿元,比上年增长0.8%,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

  江海联动是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江苏沿江城市依托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沿江港口全部由“江港”变成了“海港”。2020年,全省沿海沿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9亿吨,同比增长3.1%;集装箱吞吐量1837万标箱,同比增长0.4%。江苏沿海沿江城市充分发挥国内供应链能力优势,海洋船舶工业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加速复产,全年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2020年,重点监测的海洋船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2.4%;全省造船完工量为1732.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8%;新承接订单量为1377.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5%;手持订单量为2836.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6.4%。

  海上风电等快速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稳健 

  2020年,江苏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22%、10.9%、10.3%。

  海洋电力业快速发展。国家2021年风电平价上网时间节点确定,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落地,带来海上风电新一轮装机潮,2020年海上风电设备产业依旧加速增长。2020年,全省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572.7万千瓦,同比增长35.4%;海上风电发电量达1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7%,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海水利用业逐步回暖。2020年,全省海水淡化产量达到11752.2吨,同比增加1.6%;海水直接利用达92.3亿吨,同比增加28.0%,全年重点监测的海水利用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8%。

  海洋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巩固 

  深海技术装备研发实现重大突破。位于江苏无锡的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二研究所牵头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10909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海上风电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国内首个数字化、智慧化海上风力发电场在盐城实现并网运行。海洋船舶工业利用“5G+AR”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运用“云检验”“云交付”“云签约”“云发布”等工作方式,在保交船、争订单方面成效显著。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增强。2020年江苏(南通、泰州、扬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获工信部批准,集聚行业资源和成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促进深海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海洋安全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深海运载安全(深潜)、深海通信导航(深网)、深海探测作业(深探)等3个研究方向重大科技任务攻关,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创新体系,全省重点打造的海洋科学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揭牌成立。

  2021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市场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预计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将会实现恢复性增长,江苏海洋经济将延续增长态势。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hy/202105/t20210506_2630975.html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