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长洲区:抓实“三农”工作,踏响生活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4-11-12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泗州栈道民宿

  长洲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落实省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力做好“三农”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立足农业根基,让农业更高产高效

  拎稳“米袋子”“菜篮子”,粮食产能稳定提升。坚守粮食安全底线,落实粮食安全责任。长洲区开创“片长+镇(街)长+点长”三长联动负责机制,确保粮食生产持续增长。2024年1-9月,长洲区农牧林渔业总产值7.57亿元,增速为4.17%;第一产业增加值4.12亿元,增速5.24%。在粮食方面,完成粮食产量7066.05吨,同比增长108.68%;在畜牧业方面,完成猪、牛、羊和禽肉的总产量达到4425.04吨;在渔业方面,完成水产品产量6024吨,增长率为5.04%;在园林水果方面,完成总产量为7542.55吨,增长率为5.57%。打造“十大设施农业”,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长洲区注重规模效应,突出标准引领,不断提升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现有设施农业面积1775亩,共有设施农业20个,其中设施蔬菜3处、设施果园4处、设施水产养殖基地5家、设施畜牧业5个,设施茶园2处、设施花卉1处。2024年新增设施农业项目8个,总投资额9100多万元,下半年签约农业产业招商项目3个,总投资额1.7亿元。坚持因地制宜,拓展农业多种途径。长洲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投入3056.47万元发展多功能农业,建立了一个总面积为1800亩的现代化、高标准的高端水果示范园,主要以“泰国红宝石青柚”“若田金桔王”为主;发展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在辖区内建设了陆基圆池120个,养殖水体约14300立方米,已投入建设经费约680万元,预计优质水产品新增产能约450吨/年。

  

  梧州市长洲区永伦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基地

  二、赋能集体经济,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是生活富裕的根本。抓实农村集体经济带动乡村振兴。长洲区围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深化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推行“党建+特色产业”,紧紧围绕“一村一品”,打造村强民富“新画卷”。如倒水镇大同村,以党建品牌引领行动工作思路,大力发展“鲜花经济”,通过“党支部带动+合作社推动+农户互动”的党建引领模式,在“我家花田”示范园种植黄中黄、青心黄、秀凤白、珍珠白、秀凤黄等共300余亩菊花品种。由大同村牵头,吸纳周边7个兄弟村84户脱贫户(监测户)加入基地按股分红,通过能人大户示范带动26余户农户种植菊花,通过鲜花种植、管护和采摘等方式促进就近务工,带动农户就近务工200余人。截至2024年10月,大同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余元。坚持深化农文旅融合,把农村好风光推销出去。合泗洲村通过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成立了15个组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村级集体成立泗洲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出“股权+文旅产业”的改革模式,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收入498538.19元。乡村旅游“火”了起来,不仅带动了当地土特产、小商品的热销,还为农家乐带来了络绎不绝的生意。目前,1000多名本地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创业就业,增加收入。

  

  泗洲村《喜庆元宵看“绝”活》

  三、绘就“宜居”靓色,让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乡村要美,首要是环境。长洲区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以及卫生乡村为主的重点整治任务。垃圾分类美化乡村环境。不断完善“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体系,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截至目前,长洲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行政村比例达到100%。污水治理改善生活品质。因村制宜,以集中处理利用和分散就地利用的模式推动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完成1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9%。“厕所革命”提升乡村“颜值”。多年以来,一直从严坚持科学合理选择改厕模式,统筹推进改水、改厕等工作。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5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16%。同时,全力推进乡村公厕建设,新建改建300户以上村屯的公共厕所和农村集贸市场公共厕所共2座,推动整村工程8处。攻坚行动乡村旧貌换新颜。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目前,创建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分别是长洲镇泗洲村和倒水镇富万村。

  

  龙华村村容村貌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1928502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