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自治区农机推广站积极探索农机新质生产力 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11-11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与宁夏发展实际相结合,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机推广科技创新为牵引,加快农机推广科技创新步伐,因地制宜探索农机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构建农机推广科技创新四梁八柱,把稳农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在《宁夏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自治区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方案》中,明确支持农机推广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二是明确主攻方向。对照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目标,结合农机化“四分”研究,明确14项整机和8类零部件农机科技攻关目录清单,及推进时间表、路线图。三是制定工作措施。争取将工作举措纳入《自治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方案》《自治区智慧农业提升行动方案》《自治区农业新质生产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推进农机推广科技创新的工作措施。四是强化政策保障。开展农机化提升行动,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创新开展农机智能化技术和装备示范基地、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产业急需急用农机推广科技创新产品补贴购置等工作。

  二、培育农机推广科技创新应用载体,汇聚农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一是搭建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家头部科研院所合作,以“东部所能”支持“宁夏所需”,借力借智借势加速突破短板弱项,在农机推广科技创新上拓展延伸“山海情”。二是培育创新主体。在平罗县、青铜峡市、利通区等地,建设部级牧草种子装备重点企业实验室、畜牧养殖机械工程技术中心、旱作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中心,与部总站、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牧草种子、畜牧养殖、旱作农业等装备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三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农机科技服务团队和产业指导组,在各县区建立农机科技服务和农机应急作业服务小分队。在全区鼓励培养农机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青年拔尖人才及青年托举人才10名,指导80%以上农机企业设立装备研发部,50%以上研发人员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三、强化农机推广科技创新科研攻关,打好农机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一是支撑实施农机补短板行动。围绕农机推广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5项短板,实施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行动,赋能农业生产。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终端2.02万套,奶牛养殖场全日粮混合饲料投喂率达95%以上。二是深入开展农机引进研发。先后引进叶菜收获机等24台套农机装备,进一步解决特色产业“无好机用”的问题。组织研发枸杞行株间除草机、葡萄清土起藤机、中央厨房精细配料系统等17种农机产品,改善关键环节“无机可用”的难题。三是实施重点研发计划。牵头或联合实施山地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揭榜挂帅、叶菜收获机引进改制、酿酒葡萄多功能动力平台核心攻关等自治区重大(点)研发计划9项,截至目前,已研发示范大豆玉米膜上播种机等装备12台套,并取得多项国家专利。

  四、聚焦农机推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挂牢农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挡”。一是聚焦科技成果集成示范。每年集成8-10项农民急用、产业急需的农机科技成果,制定3-5项地方标准,支撑农机化技术和装备大面积推广应用,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二是聚焦科技成果普及推广。近三年,累计建设农机化科技成果示范基地21个,示范新技术新装备累计示范面积超过50万亩。推荐的露地甘蓝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入选全国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三是聚焦科技成果提档升级。每年建设智能化农机示范基地3个,开展大田作物和畜牧养殖智能农机科技装备示范应用,推进大田作物农机从“机耕铁犁”向“智能精耕”换代,奶牛养殖从传统饲喂向数字化全自动精准饲喂更高层次迈进,逐步打造全领域“农机数字化”应用场景。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411/t20241106_47193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