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精耕细作”全产业链创造高价值 宝清实现农业发展蝶变

发布时间:2024-11-09 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赖氨酸漂洋过海畅销欧美等国,红豆沙摆上大江南北百姓的餐桌,白瓜子交易量占全球的40%以上……这些通过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取得的成果,都来源于宝清县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在精耕细作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方面真下功夫、下真功夫。

  

  

  

  近日,记者走进宝清县万里润达生物科技公司,工人们正在将一袋袋赖氨酸硫酸盐产品整齐地装上一辆辆大卡车,“这批是出口订单,一共600吨。我们公司2020年开始做氨基酸盐酸盐、硫酸盐产品出口业务,主要销往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公司副总经理姜立新说,今年上半年,公司创汇3865万美元,人民币直接结算4100万元,合计折算人民币3亿多元。

  万里润达生物科技公司是宝清县引进的一家玉米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玉米200万吨,主要产品有乙醇、DDGS、赖氨酸及其副产品,出口北美、日本等地,年产值67亿元,缴税将近1亿元,解决就业2000人。2023年,在全省民营企业百强中位列第八。

  “我们公司每年不仅把宝清当地的80万吨玉米全部‘吞下’,周边县、农场的玉米也全部‘吃进’,而且收购价每吨比市场价高出50元。每天加工玉米6000多吨,生产产品3000多吨,加上用煤等,一天的汽运量大约需要470辆大货车,每辆车一两个人,吃住行都在宝清,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公司总经理唐志富说。

  农产品精深加工,一头连着农业、农村,一头连着工业、市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宝清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农业大县优势,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突破“原字号”,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生活富裕。2023年,在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一;全县农产品加工项目实际利用资金实现18.1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农产品加工业营收实现73.8亿元,增幅位列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2家,实现营收35.1亿元。

  托起“农头”,做大“第一车间”。宝清县是产粮大县,连续1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殊荣。该县聚焦打造稳产高产稳粮增粮先行示范区,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完成改造高标准农田195.79万亩;建设国家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2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75万亩。立足白瓜、杂粮特色主导产业,投入资金19.1亿元,全面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性补贴扶持白瓜、中草药、鲜食玉米等特色产业发展,被授予“中国白鲜皮之乡”称号,鲜食玉米年产量达2.4亿棒、产值7亿元。白瓜子年交易量实现15万吨,交易总额达32亿元,创汇6000万美元,白瓜子大市场被列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拥有富硒大米、饶力河毛葱、黑蜂蜜等8大类300余种富硒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黑土优品”产品7个,“中国北大荒硒都”地域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23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68.6亿元,有效带动“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产业链不断裂变升级。投入资金4.5亿元,加快推进双创平台、中草药加工园等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6栋。抢抓向北开发机遇,建设总投资15.8亿元的冷链物流项目,加快推动宝清发展成为龙江东部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和对俄贸易内陆港。上半年,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额15.5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内资17.8亿元,五芳斋、双汇集团等一批国内国际知名企业进驻宝清。

  优化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由县委书记、政府县长“双挂帅”,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和政银企对接会议,全年协调金融机构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13.5亿元,在全省率先应用AEO高级认证企业“无感通关”新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白瓜子产业出口抽检时间长等难点问题。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380/202411/c00_3178307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