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观察:粮食保供责任如何扛牢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金秋时节,阡陌纵横的农田美如画卷,皖北的玉米、大豆颗粒饱满,皖南的水稻颗粒归仓,江淮大地奏响着丰收的赞歌。
从一粒种到一粒粮,每次丰收的背后都是拼尽全力。安徽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多,如何抢抓秋收黄金期,尽快完成粮食收割工作,确保颗粒归仓?秋播秋种加速推进,如何确保种足种满?农户短期内资金需求集中,如何让金融“活水”更好流入田间地头?
近日,记者探访安徽秋收秋种一线,看各地如何让丰收的成色更足,扛牢粮食保供责任?
机械化生产,投入各类农机具240万台套
耕耘有时,收获已至,阵阵秋风拂过,处处皆是丰收的味道。
10月初,滁州市全椒县武岗镇6万余亩水稻进入收割期,全镇种植户正利用晴好天气,加快秋粮收割进度。
在武岗镇武岗村,伴随着轰鸣声,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驰骋,一簇簇稻穗被卷入收割机舱,切割、脱粒,颗颗饱满的水稻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
“从最近的收割情况来看,稻子单产能超600公斤!”当地种粮大户孙胜波高兴地说。
“9月初,我们就着手协调农机设备调度,妥善筹备水稻秋收工作,尽全力提升水稻机收率。”武岗镇农机站站长胡继元介绍,该镇还根据全镇水稻播种面积及分布情况,统筹协调、科学调度,积极组织人力、机械,指导农户加快收割进度,提高收获质量。
曾经的秋收,因为劳动强度大,跨度时间长,农民都把这个季节当作一个农忙关口来描述。如今,各种农机设备成为秋收中的“主力军”,农机手取代“老少弯腰”的劳动者,不仅加快农作物收割速度,更让农业生产更高效。
金秋也是农机销售和使用的高峰期,在位于淮南市凤台县的禾谷香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门口,一台台大型农机整齐列队,该联合社负责人缪保玉十分忙碌。
“现在种田有收割机等各种农机,方便得很!我们现在一年的农机销售量在七八百台,其中一半都是农业植保无人机。”缪保玉告诉记者,他与联合社其他成员是当地较早应用农机新装备、新技术的一批人,该联合社为全县农户提供集农业机械购置、机播机收、操作培训、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化服务。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三秋”期间,安徽投入各类农机具240万台套,力争玉米、中晚稻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6%、99%,小麦、油菜机播水平分别达到94%、57%。推进粮食机收减损工作,力争将水稻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6%以内、玉米控制在2%以内,大豆机收损失率降低2个百分点。
同时,安徽还加强粮食烘干能力建设和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全省2万台烘干机械和粮食烘干中心作用,引导科学烘干、抢晴晒粮,做足做好农机应急救灾准备。
截至11月4日17时,全省已收获秋粮面积5895.6万亩,进度91.4%,其中,一季稻2833.5万亩,进度87.9%,玉米、大豆收割结束。
把有限的耕地资源用足用好、种足种满
秋收的喜悦还在继续,秋种的忙碌已然开始。
在位于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的秀珍家庭农场,才从田里收完玉米和大豆回来的农场负责人袁秀珍立即开始秋种的准备工作,在“秋收、秋种”两种模式间来回切换。
“农时可耽误不得,我们的种子、农药和化肥都已经采购好了,必须在10月底之前把小麦种子种下去,不然之后就要加大播量,每亩地至少要增加1斤种子。”袁秀珍告诉记者,重视农作物品种和田管是她种田的“秘诀”。今年夏种期间,她采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模式,通过种植新品种和强化田管举措,每亩地玉米产量800多斤、大豆200多斤。现在,她还会不定期在网上开直播,向大家传授种植技术。
在位于太和县马集乡的土生金家庭农场,农场负责人刘朋彦的院子里晒满了红色的小麦种子。
“这层红色是种子的包衣,就是按一定比例将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等多种成分的药剂均匀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牢固的药膜,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生根、壮苗、改善品质。”刘朋彦向记者介绍。
刘朋彦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剂、新技术、新装备走向市场,现在种地越来越省心。为了学习先进种植技术、跟上农业发展的步伐,已有十几年种粮经验的她,仍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各种学习交流活动。
当前,安徽秋种正有序开展,把有限的耕地资源用足用好、种足种满。安徽要求各地稳固“北麦南油”的生产格局,进一步提高粮油供给质量和效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扩大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和“双低”油菜的比例,提升优质化水平。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单一品种整建制规模化种植,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要保持在80%以上。
同时,各地也提高播种质量,深入挖掘生产潜能。组织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调运调剂,确保供应充足、货真价实。组织农业专家、科技特派员和1.3万余名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包村联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推动全省2.7万多个300亩以上种粮大户,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提高秋种生产组织化程度。
截至11月4日17时,全省秋种小麦计划面积4334.6万亩,已播3596.09万亩、进度82.96%;油菜已播740.43万亩,播种基本结束。
跟进各类涉农主体信贷需求,做好金融服务
记者在多地采访中了解到,秋收秋种阶段,资金需求量大,一些农户出现资金周转难题。
金融是推动资源和要素流转的重要经济活动,聚焦“三农”经营主体,让金融“活水”更快更准地流向江淮大地的广袤田野,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
“我们联合社成立初期,要想实现大发展,就必须引进更加先进的农机和技术,处处都需要资金。”缪保玉告诉记者,2014年初,农行凤台县支行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便立即上门对接,为其投放了200万元的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同时,农行凤台县支行还对该联合社40多家合作社成员开展了实地调查,并陆续为其合作社成员投放了近3000万元生产经营贷款,解决了该联合社的资金周转难题。
农行凤台县支行客户部经理高富介绍,2014年至今,农行已累计向该联合社合作社成员投放了近2亿元贷款,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服务现代化。如今,该联合社已发展合作社成员108个、社员1000余人,拥有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等各类农业机械1100余台套。
金融活水正在田间阡陌传递着发展新动能,蕴养着助农情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也在金融支持下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
袁秀珍告诉记者,今年她不仅流转了近2000亩地,还为1万多亩地提供全流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与当地的一些种粮大户合作种植1万多亩地,支付地租、购买农资、收购粮食等资金需求量极大。
“好在农行每年都能及时为我贷款,解决了我的资金难题。而且现在农行服务也很好,都不用我们跑银行网点,直接上门服务,放款还快。”袁秀珍说,她从2015年起就和农行太和县支行建立信贷关系,授信额度还从8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
“我们现在遇到资金周转难题,就找银行寻求帮助。”刘朋彦告诉记者,她从2016年起就开始与农行建立信贷关系,如今的授信额度已经达100万元,主要用于地租支付和农资采购。
记者从农行安徽省分行获悉,为支持秋收秋种,该行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综合性的全面信贷服务。截至9月末,该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较年初净增67.92亿元。创新“高标准农田+”融资模式,为20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放贷款45亿元。同时,充分利用特色信贷产品,为企业及时解决担保难题,累计向1150多家粮油生产加工企业发放秋收秋种贷款56亿元。
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也进一步激活了农村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安徽涉农贷款余额24887.73亿元,同比增长13.1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0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608.94亿元。 (许昊杰)
原文链接:https://nync.ah.gov.cn/snzx/zwxxi/575710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