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土地 > 正文

【智慧种植】南通季和智慧稻麦种植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2024-10-26 来源: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基本情况

  南通季和智慧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海安市开发区品建村,种植规模2000亩。基地实施稻麦轮茬种植,与扬州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海安市农业农村局、开发区区域农业服务中心为其提供技术指导,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等团队的科技支撑,打造可靠感知、全面互联、数字化智能调控的稻麦智慧种植基地。基地现有插秧机、施肥机、植保机、收割机等各类农机装备32台套,工作人员9人。今年4月10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以《“数字大田”里的春耕之变》为题对农场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建设内容

  (一)天空地一体农情监测。农场新增安装了46套土壤墒情液位监测仪、1套气象站、1套虫情仪、10套视频监控等设备,形成覆盖农场的天空地一体的环境测控网,实现农田四情精准监测,辅助农场主生产和作业指导。

  (二)农田智能灌溉控制。农场部署了一台水肥灌溉设备,实现灌溉水量、灌溉时长的监测,可实现泵站供水的远程启停,渠道供水的自动调度切换以及田间自动供水、排水,并探索结合周边丰富的沼液资源,实现稻田灌溉水肥一体化应用。

  (三)农机精准作业与监管。通过北斗定位导航、精准作业控制装备,将农场航空无人植保机、拖拉机、插秧机等智能农机作业数据对接入平台,实现对插秧、播种、施肥、喷药、收获等关键作业环节的田间高精度作业以及种、肥、药的监管,构建智能农机精准化作业和信息化管理服务网络。

  (四)农场生产决策指挥。搭建数字大田驾驶舱(大屏端)、数字农场管家(小程序)、数字大田智慧管理平台(电脑端),同步即时可视化展示农业生产信息,随时掌握农情、农机、农水、农事等要素,实现水稻种植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以整合稻麦栽培“无人化”作业技术为核心,全面实践应用张洪程院士团队创建的稻麦生产“无人化”作业技术,为科学管理大田提供了实践经验。

  (五)提供增值服务。平台对接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智慧农业技术单位,提供查询和发布信息的公共服务渠道,供种植基地根据实际需求自主购买,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服务。

  三、应用成效

  (一)提高生产效率。利用智能水肥一体机和平台中水肥控制功能实现智能化监测,有效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和供水量,提高肥水使用效率,减少人工手动灌溉用时2小时左右,结合田块有效灌溉率分析,平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8.2%。

  (二)节约农资和劳动用工。使用数字大田智慧管理平台中农资管理、水肥控制功能,对农场农资使用情况采用信息化生产管理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决策,大幅减少了劳动力、肥料、农药等成本投入,资源投入配置更加合理。2022年、2023年水稻种植两年对比农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5.3%,农药使用量减少了19.5%,化肥使用量减少了23.6%,节约水资源使用量1吨/亩,劳动力用工减少28.6%,平均每亩减少成本约100元。

  (三)促进水稻增产增收。通过使用数字大田智慧管理平台中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精准作业、驾驶舱等功能,以及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农场范围5天一次的近实时长势数据监测和0.5m无人航拍,结合植入的种植模型,对每块田的长势按照很旺、较旺、中等、较弱、极差五个等级进行监测,并提供每周一次长势分析报告,总共形成12份分析报告,科学指导施肥、补苗等农事活动。同时在8月下旬水稻拔节、孕穗期,通过草害识别模型将草害严重区域进行标记,对草害重点区域进行监测,形成草害分析报告,辅助农场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杂草清除,保障并提高水稻产量。2023年10月下旬,农场进行了收割作业,水稻总产量达到1299吨,比2022年增长2.1%,亩产增长27斤。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4/10/23/art_12086_113955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