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我区健全“五项机制” 构建“五个一”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10-26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创优乡村建设推进机制,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增动能、提质效。

  一是健全协同推进机制,下好“一盘棋”。强化制度供给,构建以《宁夏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为统领,农村公路、数字乡村等专项方案为支撑的“1+N”乡村建设政策体系,为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打下坚实基础。召开全区乡村建设部门协调会,建立党委农办、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两轮驱动”,自然资源、住建、水利等23家部门协同发力的“2+23”乡村建设推进机制。

  二是健全规划管理机制,部署“一张网”。坚持把编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塞上乡村乐园的重要基础,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攻坚行动,按照集聚提升、特色保护、城郊融合、整治改善、搬迁撤并5种类型分别明确村庄规划编制重点和发展指引,形成加强和改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村庄规划编制管理暂行规定2项政策制度,出台村庄规划编制指南、成果审查技术细则等9项技术标准,形成“2+9”村庄规划制度标准体系,为高质量推进村庄规划工作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全区除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村庄外的1981个村庄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全区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100%。

  三是健全融合发展机制,绘就“一幅图”。紧扣打造塞上“富春山居图”目标,开展重点小城镇和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统筹实施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启动建设25个重点小城镇,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和经济循环,推动城镇村衔接互补。制定《宁夏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完成建设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150个,大力实施规划设计引领、宜居农房改造、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保护建设、产村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基层综合治理“九大工程”,示范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生活美”系统集成的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

  四是健全基层治理机制,拧成“一股绳”。开展基层组织示范创建,长效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创建示范村党组织1688个、示范乡镇124个,全区三星级以上村党组织达到86%。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平台载体,实现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100%全覆盖。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制定“1+8”政策体系,聚力推进党建引领、文化浸润、自治提升、法制保障、婚俗改革、惠农增收、妇女关爱、青年新风“八项行动”,农村高额彩礼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乡村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全区农村适婚人员结婚1754对,其中“零彩礼”209对、“低彩礼”992对,占总数的68.5%,平均彩礼金额较今年1-4月份下降42.7%。

  五是健全农民参与机制,干群“一条心”。坚持“农民的事农民干、农民管”,制定《宁夏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方面深化农民参与乡村建设主动性、积极性。开展农民需求调查分析,注重在村庄规划编制、项目谋划申报、基础设施建设及后续运维管护等阶段,鼓励村民表达意见,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和管护,探索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补助到户的卫生改厕奖补模式,提升农村卫生厕所使用率和群众满意度。注重培育本地乡村建设工匠,组织编制《宁夏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教材》,累计培育乡村工匠750人,推行建设“暖色挑檐砖房子、坡屋墀头挡风墙”主体农房风貌。支持农民参与房屋质量监管,安排农房安全隐患动态排查员2000余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探索形成人居环境义务巷长制、笑脸积分制等典型经验,激励农民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形成长效机制。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410/t20241024_47059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