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从六尺巷感悟乡村治理之道

发布时间:2024-10-21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时指出:“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基层治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以六尺巷的故事为我们作出了生动诠释,为我们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思想之源。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一首《让墙诗》,让张家与邻居吴家化干戈为玉帛,张家主动退让三尺,吴家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从而成就了美名远扬的“六尺巷”。巷子虽窄也不长,然而其蕴含的“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理念却闪耀着亘久的智慧,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魅力。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和强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和智慧。2014年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六尺巷典故的现代演绎,就是以古启今、汲取古人智慧的范本。

  六尺巷,天地宽。从当地法庭运用六尺巷典故劝导人,到提炼出“听、辨、劝、借、让、和”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再到扩展至基层治理、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千千万万普通百姓被六尺巷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所感召,矛盾化解在源头,纷争调处在基层,成为中华“和文化”的自觉践行者。

  六尺巷典故的发掘应用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也是丰富启迪基层治理的精神源泉。很多地区都在实践着将传统文化蕴含的理念吸收用于基层治理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安徽黄山将徽派建筑中削去墙角的谦让理念发展为基层治理“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设置了村镇“和为贵”调解室……学习这些地区在基层治理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经验,注重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结合新时代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治理形式,将古人智慧有机融入到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为基层社会安定和谐创造良好条件。

  和合共生,天下大同。“和”是最具文化内涵的文字,也是基层治理追求的价值目标。讲好“和”典故,传扬“和”文化,人人谦和礼让、见贤思齐的和美乡村定能成为让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410/t20241021_137221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