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2030年我省再生稻平均亩产需增加50%以上 攻克产量关 四川再生稻如何“跳起摸高”

发布时间:2024-10-18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金秋十月,泸县绿之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之源专合社”)的1200 亩再生稻迎来了丰收。

  再生稻是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成穗,再收一季的水稻,具有生长周期短、省工省种等特点。在泸州、宜宾、自贡等川南、川东南地区广泛种植。

  “今年,中稻平均亩产达690公斤,再生稻预计亩产量可达350公斤左右,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 40 余公斤。”10月10日,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推进会在泸县召开,绿之源专合社负责人龙洪烽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这一喜讯。

  四川再生稻单产水平如何?在光温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单产再提升?记者在这场会议中寻找答案。

  与高产省份有差距

  但成绩已是难得

  “去年平均亩产131.2公斤。”从事再生稻研究多年,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对四川再生稻单产水平了然于心。

  近年来,四川平均气温有所增加,为再生稻扩面提供了良好的温光条件。去年全省再生稻蓄留面积550万亩左右,其中有收面积489.6万亩,总产量64.3万吨,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与湖北、福建等地再生稻平均亩产达250公斤及以上的高产省份相比,四川平均亩产131.2公斤似乎并不突出。

  “已经很不错了。”徐富贤认为,在蓄留面积如此广且气候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四川再生稻平均亩产能有此成绩,实属不易。

  适宜的光温条件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是保障再生稻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而这正是四川的“短板”。

  “长江中下游地区光温条件好,再生稻生育期有70~80天,部分地区甚至能达到90天,但四川只有60天左右。”徐富贤坦言,这是四川再生稻平均亩产难以赶上其他省份的主要因素,哪怕在相同品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产量也会有较大差距。

  品种技术协同推进

  单产稳步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与2020年相比,四川再生稻平均亩产提高了4.2公斤。增长从何而来?先天条件无法更改,四川便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做了诸多尝试与探索。

  立足种植区域自然生态条件,四川将生育周期适中、再生能力强、双高产、抗倒伏、品质优 5 项核心指标作为标准,选出“甬优 4949”“泰优 808”等主推品种,并按照统一品种、播期、育秧、栽插规格等要求,集成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品种技术协同发力,为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提供有力支持。

  泸县是四川再生稻主产区之一,近年来不断推动再生稻“北强、东拓、西进”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逐步形成 56 万亩规模的中稻再生稻产业集群。当地通过大面积开展绿色高产创 建 示 范 行 动 ,从“ 选 良种、用良技、推良机”三个方面全面发力,实现单产提升。

  “10 年来,全县中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增加了 32 公斤,其中再生季亩均增加了19 公斤。”泸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先奎透露的这组数据,是四川再生稻单产提升的有力印证。

  单产大幅提升

  还需突破机收瓶颈

  去年,合江县大桥镇上房村的再生稻高产攻关示范片专家验收平均亩产达 489.9公斤,最高亩产达517公斤,创造了全省再生稻最高亩产纪录。这让大家看到了四川再生稻单产大幅提升的空间。

  今年5月,农业农村厅印发《加快推进全省再生稻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积达到520万亩,平均亩产150公斤;到2030年,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积达到 550 万亩,平均亩产200公斤。这意味着,7年内四川再生稻平均亩产要增加50%以上。

  锚定这一目标,持续性选育高产优质品种、提升高产栽培技术到田率、减少机收碾压损失等是重中之重。

  8月中旬至9月中旬,泸县经历了连续1个月单日最高气温 38℃以上的高温天气,再生稻结实率普遍受到影响。在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试验基地里,与会人员走进各品种试验田块,量穗长、数穗粒,仔细查看高温天气下各品种的田间表现。

  “高温天气下,今年试验基地筛选的品种里,有十来个结实率都在正常水平。”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所长蒋开锋以应对高温伏旱能力为例,强调选育再生能力强、抗倒伏、抗性好等综合性能优良品种的重要性。

  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再生 稻 平 均 亩 产 达 420.3 公斤、隆昌市云顶镇方田村百亩超高产攻关田再生稻亩产达391.2公斤……其实,四川并不缺再生稻高产典型案例。

  “我们的技术很成熟,水平在全国领先。难的是怎么把这些技术落实到大田生产中。”频繁在全省再生稻产区奔走的徐富贤发现,很多农民关键技术实施不到位。“好的亩产能突破300 公斤,不好的连 100 公斤都没有。”

  此外,头季稻机收碾压造成的再生稻产量损失高达30%~50%,与会者普遍认为要积极应对。

  2022年开始,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在泸县、合江等地进行小规模预留行新栽培模式试验,通过少栽一行秧苗预留收割机作业空间,同时合理密植的方式,将留桩碾压带来的产量损失控制在 20%以内。同时,一些履带宽度更窄、能自动调整作业姿态以适合丘陵地区作业环境的收割机也正在川南进行小规模试验推广。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4/10/15/b6bcc702d3d345c19fce0b5f8dd52e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