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谱写新篇——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咸阳农业农村发展成就综述
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
七十五年栉风沐雨,七十五载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咸阳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无限的智慧,扎根在希望的田野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咸阳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咸阳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时间见证奋斗的历程。
1950年至1952年,咸阳市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
1978年,咸阳市农业总产值5.51亿元,是1949年的4.27倍。
2004年,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及种粮、良种、养殖、农机具购置、退耕还林五项补贴政策的落实,咸阳市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
2013年,全市全年粮食产量189.4万吨,果、菜总产分别达到545.8万吨、387.3万吨,畜禽产品产量101.2万吨,农业生产总值稳居全省第一。
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22亿元,是1949年2.25亿元的220.5倍;粮食总产160.2万吨,是1949年的3.2倍;水果总产量418.36万吨,是1949年的523倍;蔬菜总产量309.9万吨,是1986年的6.9倍;油料总产量2.9万吨,是1949年的4.1倍;肉类总产量12.63万吨,是1952年的13.6倍;奶类总产量36.52万吨,是1981年的23.9倍;禽蛋产量6.64万吨,比1980年增长17倍。
2024年上半年,全市收获夏粮296.2万亩、产量93.1万吨,生猪存栏130万头、羊43万只、牛13万头、家禽900万羽。
一组组数据不断更迭与增长,一项项成效不断汇聚与蝶变,无不激扬起奋进的力量,书写咸阳市农业农村热火朝天的荣光。
农业强起来: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行走在咸阳乡村田野,满眼翠绿、万物丰茂。一条条大路小道通村达户,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株株挺拔的玉米即将收获,一片片苹果园里硕果盈枝,农家院落欢声笑语,特色乡村喜迎游客……一幅农业农村蓬勃发展的画卷次第展现。
9月5日,从长武县城出发,穿过一排排高楼大厦,便一头扎进铺满绿荫的公路上,道路两边是连绵成片的苹果园。约莫半个小时,向左一拐,走进长武县枣园镇,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苹果园里虫情测报仪、土壤墒情监测仪、肥水一体化设备等装备一应俱全,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土壤温湿度、病虫害等情况。走进苹果园,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圆润饱满,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
果农王云峰戴着草帽,双手上下穿梭,熟练地查看苹果红度。看到苹果果实个大、果面洁净、红度均匀,他高兴地说:“现在苹果树管理很简单,最大特点就是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省时省力还省心。”
这是咸阳市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和生动缩影。如今的苹果园里,一项项新技术、新模式广泛应用,结合物联网技术,智能采集分析果园各项数据,实现种植环境的智能化监测与精准调控,极大地提升了果业种植效率。
今年8月23日,第九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在云南省丽江市举行,品牌盛典上揭晓了2023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等榜单,“咸阳马栏红”苹果品牌价值达到89.72亿元,位列榜单第四名。
在这份包含“烟台苹果”“库尔勒香梨”等众多品牌的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榜单上,“咸阳马栏红”苹果从中脱颖而出,成功夺得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四名,年增长13.56亿元,增长率17.80%,增速位于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增长第一名,是名副其实的现代果业知名品牌建设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咸阳马栏红”苹果只是咸阳市精心培育的特色产业之一。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发展潜力,咸阳市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推进粮食、苹果、蔬菜、生猪、乳制品、肉牛肉羊、家禽、茯茶8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努力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市。
农村美起来:从“美丽”到“和美”
在武功县城,从104省道驶向西北方向,不到10公里,一座绿树成荫的村落映入眼帘,一块大石头上刻着绿华村3个大字,干净整洁的村道上微风阵阵,白墙、黛瓦、影壁、花墙,山坡、古树、小径、菜畦,满眼尽是绿意,处处生机勃勃。
中午时分,沿路走入一户人家,庭院里种了一排绿植,客厅里的中式茶几、木色沙发摆放有序、干净整洁。厨房里传来“嗤”的一声,煤气灶上的水烧开了,村民赵娟婷把锅里炒制好的臊子倒入盘子,揭开锅盖下面,她正在做旗花面。一把武功面、武功菜,就成了农家餐桌上的美味菜肴。可在以前,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堆着柴草垛,一做饭就是“烟熏火燎”,烟囱还向外飘着灰,“家家贫困也顾不得那些穷讲究。”在农村生活了半辈子,她经历了烧柴、燃煤、用电用气做饭取暖的生活历程。
“以前村里道路尘土飞扬,土房破旧低矮,垃圾乱扔,如今出门回家,鞋上都不沾泥,村里路通房新环境好,家家户户都自觉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住在村里很舒适。”提起75年来的村庄变化,赵娟婷高兴地说。
穿行在咸阳的乡村,欣喜地发现,像绿华村这样的村子越来越多。从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到做优做强现代农业产业链群,从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咸阳市加快建设彰显咸阳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73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在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
在乡亲们眼里,如今的乡村一片热土,乡村的“颜值”焕然一新。村容村貌整洁,道路四通八达,乡村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乡土文化繁荣,更为重要的是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了,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等工作的干劲更大了。
扛得起锄头,备得了春耕秋收,走得进直播间,操作得了无人机……在乡亲们眼中,乡村一点一滴的变迁,是他们朴素且火热的真挚生活,更是咸阳市绘就和美乡村的幸福底色。
穿行在乡村,清晰地看到咸阳市乡村面貌正在发生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如今的乡村,早已摆脱“荒蛮”“衰败”的刻板印象,过去令人望而生畏的茫茫土地,如今成了诗意的田野。从挤土屋,到住平房,再到上楼房;从出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水泥路“村村通”;从信息闭塞到用网络与世界连接;从村头旱厕到卫生厕所;从“一村美”,到“一片美”“全域美”……咸阳市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农民富起来: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走进彬州市,连绵成片的玉米林,玉米棒颗粒饱满;亮堂堂的新房子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鲜花盛开,令人赏心悦目;绿树成荫的广场上,欢乐热闹,唱歌、跳舞、散步、嬉戏、纳凉,处处是画,步步即景……放眼望去,蓝天、白云、微风、民居、田园,金秋的乡村美景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乡村田园风光。
树荫下的老人们共话农民的变化。75岁的李仓库和新中国同龄,提起陈年往事,他感慨地说:“苦过了、饿怕了,以前完全是靠天吃饭,热爱土地、爱惜粮食成了我们这辈人与生俱来的习惯,如今农村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是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现在的农民早已不是以前的老农民了。”
“以前只知道围着灶台做饭,如今也敢于站到广场上跳舞,以前主要去镇上买菜买衣服,如今我也爱网购,我们农民也在积极拥抱新生活、涉足新业态,在家门口享受惬意的生活。”63的蔡雅琴自豪地说,“前段时间,我们全家还坐飞机去北京旅游,去了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国旗仪式,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登了长城,还去了鸟巢和水立方……”细数着游览的各个景点,她满脸幸福。
随着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今天的农民已经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采摘不弯腰”成为当代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以来,咸阳市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2024年已经达到8927元。这不仅是收入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从率先砸破“大锅饭”、首创“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20世纪90年代主动“离土离乡”的“民工潮”,到一批批高素质农民扎根乡村,走进田间地头忙生产、促丰收。
如今,咸阳市加快发展县域强村富民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联农带农经济,稳步提升农民发展产业增值收益。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吸纳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充分发挥农业专家、农科技术骨干优势作用,深入一线、进村入户,积极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农户生产经营及收入等情况,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为农民朋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热望,乡村正发出铿锵的足音。咸阳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农业农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迈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步伐。
记者手记
从一片片丰收在望的金黄玉米,到一个个硕果盈枝的“咸阳马栏红”苹果,从一条条四通八达的乡间小路,到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从一个个笑意盈盈的脸庞,到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响起……秋日的咸阳,丰收的欢乐气息越来越浓郁。这金灿灿的收成上,写满了耕作的艰辛、丰收的喜悦、乡村的和美。
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未来。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农业、新业态、新品种、新技术、新农具正加速赋能农业生产,全市农业农村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如今,咸阳市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农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到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从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培壮8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从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统筹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咸阳市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409/t20240929_646366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会议召开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