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怒江州泸水市:峡谷种出“米粮仓”

发布时间:2024-09-25 来源: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稻谷飘香

  秋日暖阳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大练地村委会半山腰陡峭旱地里,一片片金黄色的稻谷散发出沁人心脾的稻香。几十名村民有的开镰收割稻谷,有的用打谷机脱粒,有的收谷打包,背到山脚下的公路边,满是汗水的脸上流露出丰收的喜悦。“旱地优质稻种植,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口粮问题。”村民三妹妞挥舞镰刀熟练地收割着稻谷。

  十几年前,三妹妞从泸水市称杆乡的高山里搬迁到大练地村委会半山区。“搬到这里,交通便利,土地多,生产生活条件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没有水田,因为家里人口多,一年买米要花去很多钱。”三妹妞说,了解到旱地优质稻种植推广后,她积极报名,种了2年,家里的口粮问题解决了,还有余粮卖,日子越过越红火。

  秋收时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泸水市农业农村局与各乡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组成测产小组,进行实际测产,目前已测产的10个点中,最高单产是大练地村村民苏陆益家种植的旱地优质稻,单产为559.95公斤。

  苏陆益已有2年的旱稻种植经历,种植、管理技术日渐成熟。他说,村里山地多,以往种玉米,人力成本高,收入比种稻低。旱地优质稻不需要育苗、插秧,直接播种就行,管理方便,不像水稻还需要为灌溉担心。“平常玉米每公斤售价3元,稻谷每公斤售价6元。旱谷口感好,特别香,今年卖到外面大城市,每公斤售价10元,算下来,种植稻谷比种植玉米划算多了。”苏陆益说。

  泸水市山地广,耕地面积少,大部分耕地都是旱地或中低产田地,农业基础薄弱,收成相对低,经济效益差。旱地优质稻推广,为全市盘活山区、半山区和灌溉困难区域土地,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2年,泸水市在上江镇开展旱地优质稻试种16.9亩,得到部分群众认可,于2023年在山区、半山区的坡地和灌溉困难区域推广旱地优质稻3400亩,成果喜人。今年,全市推广种植旱地优质稻6345亩,种植品种主要为“滇禾优615”“滇禾优918”。

  “以前,山上的地只能种玉米,口粮还要花钱去买。现在好了,自家山地也能种稻谷,一家人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了。今后,我要多种几亩,除了自家吃,还卖到外地,增加收入。”三妹妞高兴地说。

  如今,尝到种植旱地优质稻甜头的上江镇种粮大户联合起来成立了合作社,在上江镇、大兴地镇山区、半山区承包旱地,种旱地优质稻,探索新的山区粮食种植富民新路径。

  目前,泸水市旱地优质稻种植已形成规范化条播、小型播种机直播等播种方式,探索出旱种旱管、旱种水管等管理模式、化学防控杂草技术,推广区域覆盖全市10个乡镇(街道),海拔从800米扩展到1800米的区域。“旱地优质稻具有节水、省力等特点,打破了水源对稻谷种植的限制,通过2022年的试验、2023年的示范,农户的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对旱地优质稻的种植积极性逐年提高。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开展好旱地优质稻的推广工作,努力实现农业稳产、农民增收。”上江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翠菊说,随着“雨水巧用、时控除草、综控病虫、轻简种植”关键核心技术的成功构建和落地转化,旱地优质稻种植已得到许多群众认可,很多农户都报名参加明年的旱地优质稻种植。未来,山区旱地将有更多稻田,将有更多山区群众吃上自己种的大米。(记者:李寿华)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4/zhoushilianbo-new_0923/14151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