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引发强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4-09-24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四川是改革开放的策源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改革寄予厚望,从国家战略全局赋予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为四川改革指明了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

  9月20日举行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充分凝聚改革共识,科学谋划改革蓝图,切实强化改革担当,全会精神在各省级部门中迅速引发强烈反响。

  更加突出重点

  聚力推出一批战略性牵引性改革项目

  四川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围绕全国大局和四川的中心任务部署工作,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更加注重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其中的重点。

  “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省委全会强调要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向西开放等引领性改革上攻坚突破,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着力重点。”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认为,当前四川面临经营主体活力不够足、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相互交织、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力不够强等现实问题,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

  “全会强调要在引领性改革上攻坚突破,重点就是要在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三方面集中发力。”代永波以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举例,将通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更大力度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快推进、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有力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数据显示,当前四川全省经营主体已突破900万户,但仍存在国有企业核心功能不强、民营企业要素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省国资委主任冯文生透露了“行动路线图”:将突出抓好功能使命性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一企一策”改革,打造“蜀创源”科创基地,加快推进全省地方国企六大优势产业提升行动和省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深化企业集团总部去行政化改革等,通过实施更加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改革,推动国资国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深走实。

  当前,高新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既事关四川高质量发展全局,更是服务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部署,就是要通过各自深化改革,形成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的改革合力。

  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厅厅长余孝其表示,将重点从两方面着力:既深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共享,又将大力推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优化,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聚焦服务发展的根本使命。

  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介绍,未来将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等五方面全方位发力,其中不乏包括启动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机制改革、鼓励引导高校及科研院所以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等亮点举措。

  围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董宏杰表示,将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创新推进人才领域相关改革,例如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持续推进技能四川行动等,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从实际出发

  谋划一批四川特色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

  四川作为西部内陆省份,既面临一系列与其他省份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不少独有的困难挑战和深层次矛盾问题。立足省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改革,是四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

  “《决定》既严格对标对表中央改革精神,又体现四川特色。”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李文星介绍,针对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新领域新实践遇到的新问题,切实谋划好具有四川特色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全会提出了一批务实管用的具体举措,注重突出改革实效,力求写出“四川味”、答好“四川题”。

  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全会聚焦四川民营企业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成本高企,进行着重解决。在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唐强看来,全会明确提出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民营企业全方位服务体系,强调要开展“五个专项治理”,这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四川举措,直击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现实问题和痛点难点。

  “工商联作为‘民营经济人士之家’,下一步将通过探索实施重大政策出台前征询企业家意见制度、政策实施效果民营企业评价机制、全省营商环境评估体系,落实‘面对面+键对键’活动任务,配合开展清欠行动等创新举措助力打造更优发展环境。”唐强说。

  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的使命任务。去年,四川外贸进出口9575亿元,服务贸易额1500亿元,两项数据均排中西部第一,四川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全会紧扣中央赋予四川的这一使命任务,作出“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构建向西开放通道平台体系,推动外贸外资增量提质,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部署。

  对此,商务厅厅长惠朝旭表示,将重点在制度型开放和流动型开放两方面着力,推动开放发展主要指标占中西部比重进一步提升,巩固提高开放整体位势,加快建设中西部开放强省。“一方面,以四川自贸试验区为载体加大制度创新,努力在制度型开放上取得更多突破;另一方面,推动外贸重回万亿,多措并举稳存量,努力培育新动能,全力打造强单品等,在流动型开放上巩固扩大优势。”

  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四川责任重大。去年11月,四川通过开展“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把节约出来的1500万立方米的黄河用水权转让给宁夏,实现水资源“资源—资产—资本”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这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水利厅厅长郭亨孝表示,接下来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持续充实、完善四川水权水价改革框架体系,完成初始水权的分配,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相关管理办法,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高效利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资源支撑保障。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绘就,如何切实做到改革路径清晰、受益主体明确、改革效果可感?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负责谋划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带头干,同时健全改革推进机制,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向改革深处发力——

  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对行政执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亟待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司法厅厅长刘志诚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全会作出的“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等部署,对行政执法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做到执法有据,确保行政执法“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有监管”。同时,深化一体化协同,大力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努力实现违法线索、执法标准、处理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执法”。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必要之举。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系统“强管理”和“防风险”挑战不小。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宏观政策落实机制,加强财税金融政策协调配合,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效”的要求。财政厅厅长陈书平表示,将对标对表全会各项部署,重点围绕树立“奖勤罚懒”激励约束导向、构建“大财政”收入管理格局、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支出保障机制、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等四个方面细化举措,不折不扣落实好全会精神。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局长姜涛则表示,将以落实全会部署为契机,统筹推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等税务领域重点改革。同时,进一步探索税收大数据在经济治理各领域的深层次运用,持续开展税收大数据服务城市治理试点,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支持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供给、高水平的生产技术投入、高效率的供需对接,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采写:陈碧红 邵明亮 文露敏 史晓露 曹凘源)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28/2024/9/23/a5fa7dfb654e49ef84a6a47a6de7536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