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样点燃企业创新热情

发布时间:2024-09-19 来源: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凌晨2时收到客户发来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产品需求后,立即对产品设计、生产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客户。早上8时许,经客户认可,新的产品需求就在企业研发部实验室落地了。

  最近,在唐山国芯晶源电子有限公司,创新速度正“以小时计”。

  效率如此之高,动力是什么?

  “因为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支持,我们有能力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创新紧迫感。”国芯晶源企划与项目办主任周志勇一语道出奥秘。

  国芯晶源生产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是电子工业的基础元器件,被称为电路的“心脏”。由于技术难度高、需求迭代快、市场竞争激烈,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研发很“烧钱”。

  2023年,1121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缓解了国芯晶源的资金压力。有了税费减免资金的支持,企业计划实施规模为1亿元的设备更新项目,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更新迭代能力。

  要创新,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基本保障。如何让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舍得在研发上投入、敢于在研发上投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这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作为一项专门鼓励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直接从研发费用入手,为企业有效减轻税负。

  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重点在“加”,即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以把研发费用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加计扣除。目的在“减”,支出增加了,以利润为基数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就会减少,企业又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创新中。

  近几年,国家不断提高这项政策优惠的享受比例,增加享受时点,提高政策“含金量”。

  政策驱动下的企业创新,有多舍得投入?

  2022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535万余元;2023年,加计扣除金额上升至1841万余元……政策红利连年上升的背后,是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码的研发投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发布的政策,自2023年起,企业可以在每年7月的预缴申报中提前享受上半年发生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今年1月至6月,华密新材又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141万元。

  在公司负责人李藏稳看来,舍得投入,是因为他们深知创新慢了、少了,优势就不见了,即便现在是“别人追着跑”,未来也可能变为“追着别人跑”。舍得投入,还因为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为创新加油助力。

  锐意创新的“华密造”在今年又添新成员:聚醚酰亚胺(PEI)和聚醚醚酮(PEEK)两款特种工程塑料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的是企业的研发行为,不以研发结果为导向。也就是说,只要企业有符合条件的研发活动和研发费用,就可以按规定加计扣除,而非取得了研发成果才能享受优惠。基于这一特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对冲研发风险,促使企业增强研发投入意愿,坚定研发创新的勇气与决心。

  去年,石家庄嘉诚联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红外局放在线监测机器人项目研发,结果以失败告终。企业相关负责人范莉原本以为,这一失败项目的研发投入将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无缘,但经过税务部门辅导得知,这个项目的研发投入也可以加计扣除。

  “项目虽然失败了,加计扣除金额依然有70多万元。真金白银的优惠不仅减少了损失,更为我们打了气,让我们坚定了继续攻克技术难关的信心。”范莉说。

  作为一项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费用的“加计”有明确的规则,“扣除”也有明确的条件。

  为了让企业合规享受政策,河北省税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编写《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流程“九步法”及模板》,为纳税人提供清晰的“流程图”“工具书”;与科技部门联合开发智慧河北加计扣除平台,为企业研发项目鉴定和费用归集提供便利;强化税收大数据分析,向符合享受条件的企业精准推送政策。持续跟进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助力创新型河北活力迸发、动力强劲。(河北日报记者 康晓博 宋平 河北日报通讯员 杨诗)


原文链接:http://zrzy.hebei.gov.cn/heb/xinwen/bsyw/szfxw/1010337194874492846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