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2024年黄淮海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24-09-14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作者:佚名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周年轮作的重要产区。今年极端天气多发,夏玉米经历高温干旱、旱涝急转,影响了穗分化和穗粒数形成,适期晚收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是实现玉米丰产增产的重要措施。同时,小麦适期晚播有利于控制冬前分蘖、培育冬前壮苗,构建冬前健壮群体,实现安全越冬。为统筹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农业农村部玉米、小麦专家指导组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会商,以“夏玉米适期晚收促灌浆增粒重、小麦适期晚播控群体防旺长”为重点,提出2024年黄淮海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意见。

  一、夏玉米适期晚收促灌浆增粒重

  (一)合理配方,一喷多促。玉米灌浆乳熟期以提高灌浆效率、增强群体抗性为重点,开展一喷多促。使用芸苔素内酯等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中后期可再增加吡唑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兼顾防病和促进灌浆,配套使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因地制宜使用杀虫杀菌剂防控病虫。注意作业时机,一般选择在无风天避开正午高温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6点无露水时喷施。

  (二)延长灌浆,适期晚收。玉米最佳收获期为生理成熟之后的完熟期,即苞叶黄白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脱水变硬,且籽粒基部出现明确的“黑层”,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根据品种特性、茬口衔接、气象特点可适当延迟收获时间,一般日均气温16℃以下玉米灌浆速度明显下降,14℃以下灌浆基本停止,再推迟收获意义不大。正常情况下黄淮海北片可延迟到10月5—10日收获、不迟于10月15日,黄淮海南片可延迟到10月10—20日收获、不迟于10月25日。

  (三)规范作业,机收减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机手机具调配、收割机保养调试、晾晒烘干储藏等预收准备工作。规范作业速度,提高作业质量,当密度高、群体大、产量高、早晚及雨后植株湿度大时,适当降低作业速度;对过湿地块,优先选用履带式农机;对倒伏地块,优先选用能够贴地作业的高性能玉米收获机或加装倒伏扶禾装置。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穗收玉米籽粒含水率降至20%以下时,再机械脱粒,以防霉变。

  二、冬小麦适期晚播控群体防旺长

  (一)科学耕整地,打好麦播基础。因地制宜深松深翻,一般2—3年深翻或深松一次,耕深以25—35厘米为宜。秸秆还田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做到“切碎撒匀、草土混匀、镇压耙实”;深耕或深旋灭草还田,深耕埋草深度应达到25厘米以上,深旋埋草深度应达到12—15厘米,混匀草土,防止集中于播种层。墒情适宜的地块可在播种前后适墒镇压,土壤过湿的地块应推迟镇压时间。开展翻、旋、耙、压一体化作业,全面提高整地质量,实现土壤深、细、平、实,达到上虚下实待播状态。

  (二)适时晚播,精准确定播量。参照冬前积温和品种特性,科学确定适宜播期。黄淮海地区主要种植冬性和半冬性品种,适播期分别为日平均气温16—18℃和14—16℃,对照主茎叶龄6叶和6叶1心的越冬期壮苗标准、主茎叶龄不低于3片叶的晚播小麦安全越冬的基本要求,正常天气情况下北方冬麦区适宜晚播期为10月5—12日、不迟于10月15日,黄淮海北片为10月7—15日、不迟于10月20日,黄淮海南片地区为10月15—25日、不迟于10月30日。精准确定播量,一般北部冬麦区亩基本苗25万—30万、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20万—25万、黄淮南片15万—18万。播种时日平均气温低于15℃后,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但最多黄淮冬麦区基本苗不宜超过35万、北部冬麦区不宜超过40万。

  (三)优选品种,提高播种质量。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特点、生产基础、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提前规划品种布局,因地制宜选择抗寒、抗病、稳产性好的优良品种;重视种子处理,落实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白籽”下地比例。根据土壤类型和整地质量调整播种方式,配套高质量播种机械,适墒适期适量适深播种,播种时耕层墒情宜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播深宜3—5厘米,保持行距一致、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重视播后镇压,保证镇压力度和均匀度,做到土壤沉实、种土密接,减少土壤透风跑墒。有条件的配套水肥一体化微喷灌或滴灌系统,精准调控促进苗齐苗壮。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gk/nszd_1/nszd_2/202409/t20240914_646257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