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关注农地 > 正文

小草莓带动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4-05-01 来源: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初春时节,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王村社区的周其海家庭农场大棚内暖意浓浓,只见一颗颗草莓高低错落点缀在藤蔓之间,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市民穿梭其中,尽享采摘乐趣。草莓产业是江苏省重要的富农产业,据最新数据统计,全省草莓种植面积约30万亩,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各地通过提优品种、强化集群、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有效举措,进一步扩大草莓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优质品种“江苏造”

  “这几年,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草莓品种已经直接影响到种植户的收益,兴化种植的草莓品种结构单一,在近似时间集中上市,价格上不去,农户承担的经济风险就会很大。”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介绍,2023年9月,省农科院专家团队选定了“紫金香雪” “紫金66号”两个极早熟、抗病性优良的品种,引入兴化市进行试点推广。

  彼时栽下的草莓苗,如今已经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在兴化市华创果蔬种植家庭农场的草莓大棚,绿油油的草莓苗长势喜人,这是农场2023年新引进的品种“紫金香雪”。据了解,该农场负责人陆才华凭借这一品种在江苏“紫金杯”优质草莓大赛中获得金奖。“‘紫金香雪’优质高产,9月定栽,11月中旬就进入了盛果期,地头收购价都能达到每公斤25元,不少大型超市和水果店都点名要。”他高兴地说。陆才华算了一笔账,“紫金香雪”1株苗上至少结三茬果,亩产至少能达到1500公斤,按平均售价来算,1亩地产值能达到4.5万元。“物以稀为贵,‘紫金香雪’这样的白草莓品种符合消费者想尝鲜的心理,春节前第二茬果能上架,收购价格还有上涨空间。”

  产业集群拓市场

  新年伊始,徐州市贾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郑庄村草莓种植大棚里收获正忙,一垄垄土埂上整齐栽植着一排排草莓,簇簇绿叶间点缀着颗颗鲜红的草莓,让人赏心悦目。“我们这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浅层水丰富,适宜草莓生长。”贾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技中心主任李朋飞介绍道。

  据了解,贾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草莓种植始于2007年,以农谷大道为主轴线、以每年不低于1000亩的速度向南北两侧延展至辖区内的13个行政村。截至目前,园区草莓种植面积约为2万亩,草莓产业集群影响力逐年扩大。为了让草莓这一“甜蜜”的富民产业行稳致远,该区先后引进浙江新安化工集团,并与吉林省蛟河市草莓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培育约10万株脱毒原原种苗、40万株原原种苗和500万株草莓生产苗,满足园区和周边乡镇草莓苗的需求。同时,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他们先后实施了设施农业提档升级行动、提质增效计划,引导草莓产业向着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方向稳步推进,聚力打造草莓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全区设施草莓已达2.4万亩,年均产量6.6万吨,总产值超15亿元。

  科技创新强品质

  “我们这个大棚不但用上了水肥一体化、生物菌+杀虫灯+性诱剂+黄蓝板+园艺地布等草莓生产的物理防控技术,还配备了根部水加热、环流风机、燃油加温等新型相关生产设施。”在镇江市徐村草莓种植示范基地内,智能玻璃温室大棚、连栋高架种植棚、高标准化草莓育苗棚整齐排布,科技感满满。该市草莓协会会长唐山远自豪地介绍:“这是江苏最具科技范的草莓大棚。”据了解,基地的温度、湿度、风力等多种草莓生产参数的传感设备,均可在“白兔镇智慧农业平台”手机APP上操作,便捷高效。

  这几年,镇江市大力发展草莓产业科技力量。依托以赵亚夫为核心的“亚夫团队” “镇江市劳模团队”,镇江草莓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不断得以推广应用,形成了一批与草莓生产相关的专利和地方标准,使镇江市草莓产业走上标准化生产道路。目前,采取绿色防控技术的草莓种植面积占全市草莓总面积的95%以上,多个草莓品种在多个国家级精品草莓评比中斩获金奖。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4/4/30/art_13465_112322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