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应用 > 正文

国新办举行《节约用水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4-03-31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作者:佚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28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水利部副部长李良生、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负责人牛波、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胡子健、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陈大勇介绍《节约用水条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胡子健介绍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如何深入推进城市节水等相关工作。

  以下为实录摘录:

  新京报记者:城市节水是节水工作的重要领域,请问在推进城市节水方面都开展了哪些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胡子健:谢谢你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住房城乡建设部深入推进城市节水工作,将节水要求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用水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完善城市节水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城市节水规划、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节水统计等一系列的制度,在各类建设项目中落实节水“三同时”要求,就是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先后出台了城市节水指导意见、工作指南,指导各地系统化、规范化推进城市节水工作。

  二是,构建标准规范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制定了包括生活用水器具、民用建筑节水、污水再生利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绿色建筑等系列标准规范,通过标准规范约束,推动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举个我们身边的例子,我们要求推广节水型龙头,不仅要减少用水量,又要提升用水的舒适度,这方面人民群众非常欢迎。

  三是,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升用水效能。2022年,发布了新一版国家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引领各地推进城市节水,加强设施建设和各项制度落实。连续32年举办“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通过建设节水型单位、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小区,不断夯实节水型城市建设的社会基础。全国共建成了11批145个国家节水型城市。同时,我们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提升再生水生产、输配能力,与有关部门在116个城市开展再生水利用相关试点,全国城市每年再生水利用量约180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9%。2015年以来,我们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90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提高雨水资源就地消纳、就地利用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按职责指导各地抓好《节约用水条例》落实,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谢谢。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再生水被称为城市的第二水源,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具体情况。谢谢。

  胡子健: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说,现在不少的缺水型城市已经将再生水作为重要的第二水源,比如,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北京,城区的许多河湖中都用了大量的再生水,“十一五”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持续地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每隔五年就制定一次《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规划》,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和改造。2013年,我们推动颁布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从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标准规范等方面建立了污水再生利用制度。《节约用水条例》在这方面也作了规定,为推进污水再生利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多年来,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

  一是加强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指导各地以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2022年,城市再生水生产能力每天约8000万立方米,再生水管网长度约1.6万公里。

  二是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先后制定了再生水工程设计规范、再生水利用技术指南,以及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园林绿化、市政杂用、景观用水等标准,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再生水利用标准体系。

  三是抓好试点示范引领。前面已经提到了,我们与有关部门在116个城市开展了再生水利用试点工作。近期,我们与有关部门一道,部署开展重点城市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再遴选50个城市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带动全社会的再生水利用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再生水利用的设施建设,结合设备更新和地下管网改造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再生水的利用水平。谢谢。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24.03.28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gzdt/202403/20240328_7773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