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增储上产,夯实资源安全根基
时光匆匆,岁月的倒影中,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激情画面。
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的鼓舞下,牢记能源资源安全乃“国之大者”,牢记将矿产资源这个“工业粮食”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的时代重任,凝聚共识、科学部署,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我国的能源资源安全筑牢了根基。
同向发力形成找矿合力
“我们都是收信人,更是答卷人!”一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大讨论、大调研,增强全系统、全行业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汇集起新一轮找矿突破的磅礴力量。
一年来,自然资源部先后召开部分油气企业、中央管理地勘单位、院士专家、科研院所座谈会,并赴内蒙古、黑龙江、江西、山东、河南、广西、四川、贵州、甘肃、新疆等省(区)专题调研,组建并完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及下设机构,组建找矿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指导组,充分听取意见建议,激励社会主体找矿的政策机制逐步明确,推动找矿突破的思路办法更加明晰。
2023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通知,决定开展“勇担找矿突破重任,书写地质队伍新篇章”宣传活动,进一步带动提升地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其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更大成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找矿突破非一时之功、一域之事,必须协同发力、上下合力。
自然资源部与有关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深入沟通对接,研究将非油气战略性矿产“十四五”新增资源量分矿种任务指标分解到各省(区、市)。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前期基础性、公益性调查工作基础上,深入分析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潜力评价数据,科学测算论证各矿种增储上产目标资源量,细化分解到大型资源基地,分阶段提出目标任务,编制完成找矿工作“一图一表”。
号令既出,三军景从。联合作战,深耕作战,中央、地方、企业协同作战等工作模式已经构建。
中国地质调查局以资源基地建设和增储上产为目标,与新疆、西藏等20余个省(区、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五矿、中国铝业等十余家大型矿业企业对接,推进“政府主导、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科技引领、快速突破”的协调联动新机制落地落实,构建了全国、大区、省级三级技术支撑体系。
安徽、河南、湖北三省联合推进武当—桐柏—大别地区找矿突破;湖北、重庆、陕西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多家单位合作实施东秦岭、上扬子成矿带找矿;陕西的渭河盆地氦气资源勘查、辽宁部署的8个矿产资源勘查重大工程正如火如荼;新疆划定了10个勘查开发区,着力打造战略性矿产安全保障核心区;贵州则以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相关矿产为目标,明确找矿路线图。
在一系列部署中,践行绿色勘查理念、最大限度降低地质找矿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成为共识。
这一年,自然资源系统统筹矿产勘查开发和生态保护,稳步推进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初步建立绿色勘查开发标准技术体系,逐渐形成了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000多家、省级绿色矿山3000多家。
基础调查夯实找矿“地基”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023年,自然资源部门大力推进基础调查等工作,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夯实“地基”。
一方面,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摸清了资源家底。查清163种矿产的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形成了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新台账,为盘活矿产资源存量提供依据;开展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及未利用矿区评价等专题研究,提供大量的后备勘查选区,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另一方面,强化基础地质调查,加大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力度,开展找矿预测和矿体定位等工作,加大“攻深找盲”力度,初步圈定找矿远景区、提交找矿靶区,为社会资金开展商业性勘查打下基础。
这一年,我国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取得系列新发现。
岩石学方面,在大别地区首次识别出始太古代地质体;新发现东昆仑祁漫塔格早古生代退变质榴辉岩。构造方面,重建了罗迪尼亚超大陆聚散演化过程;揭示了班公湖—怒江—龙木措—双湖为一个统一主大洋的构造格局。古生物方面,发现中三叠世食壳型鲨鱼——罗平鲨;证实发现南漳湖北鳄为全球最早滤食性海生爬行动物。
首次揭示出南拉萨地体全地壳尺度新生地壳几何结构,解决了拉萨地体巨厚地壳增厚过程和巨量有色金属矿产聚集成矿机制等长期悬而未解的科学问题;构建了穹隆构造成藏、断裂构造控矿、岩浆热液成矿及成矿空间分带的喜马拉雅双“穹隆”构造成矿系统新模型,实现了藏南错那洞等地区找矿新发现;查明了玉龙斑岩铜矿带碰撞型斑岩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识别出斑岩矿床的成矿岩体,建立玉龙矿集区3000米以浅三维速度结构模型;重建思茅盆地厂硐矿集区区域地层与构造格架,预测找矿有利区。
这一年,我国基础地质学科建设和综合编图研究成效显著。
通过建立深时岩浆岩数据库与数字编图,科研人员首次系统构建亚洲花岗岩时空演化格架,重塑了亚洲大陆五阶段聚合过程;重建了新生代柴达木盆地长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变过程,为亚洲内陆干旱化驱动因素研究和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完成全国1∶250万、1∶150万地质图,为数字地质“一张图”提供了支撑。
这些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成果,犹如大厦之基,支撑着创新成矿理论和找矿模式的形成,进而指明找矿方向。
2023年12月4日,2022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揭晓。在137项获奖成果中,有13项是单独设立的找矿奖,其中既有对矿床成因机制的探索,也有找矿理论技术方法的创新应用,还有“攻深找盲”的重大突破……它们凝聚着地质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也将激励更多地质人投身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
“硬核政策”繁荣矿业市场
矿产勘查开发投入风险高、回报周期长,对政策供给的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依赖较大。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矿业市场低迷,社会资金投入意愿不强。持续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是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客观需要。
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后,2023年,自然资源部持续加大矿业领域政策供给,全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针对交易规则、出让收益、勘查开采登记等环节出台一系列矿政管理新政,鼓励矿业投资,促进矿业市场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1月,《矿业权出让交易规则》印发,细化矿业权出让公告和结果公示发布工作要求,强化交易流程和相关时限要求,全面推行电子化交易,完善违约责任处理措施,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市场秩序,提升出让交易的效率和效果,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竞争环境。
5月,《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办法》正式实施,明确将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方式由取得矿业权时一次性确定,改为主要在矿山生产时按销售收入逐年征收,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随后,关于矿业权出让收益起始价标准、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制定指南等相关配套文件相继落地,进一步降低了矿业权取得门槛,活跃了矿业权出让市场。
同月,《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管理的通知》发布,明确探矿权人开展综合勘查,无需办理勘查矿种变更(增列)登记;鼓励和督促矿业权人加快勘查进度,尽快达到转采勘查工作程度要求,及时转为采矿权开发投产;支持生产矿山开展深部和周边“就矿找矿”;打破制度性障碍,鼓励矿业权规范有序流转,让更多有技术、有能力、有意愿的经营主体获得矿业权。
7月,《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印发,其中提出的优化协议出让范围、调整探矿权延续扣减面积比例和扣减基数、延长探矿权保留期限、完善竞价规则,提高了管理效能、降低了办事成本,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体投资找矿勘查积极性,引导资金更多用于矿产勘查开发。
此外,为加快矿业权投放,自然资源部大力拓展出让区块来源、快速评价出让区块地质条件、大幅增加区块出让数量。2023年1~10月,全国新设探矿权个数、新增采矿权设计生产规模同比分别增长27.8%、22%。
针对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后的地勘行业信用监管问题,自然资源部通过不断完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畅通地质勘查项目业主评价和社会评价渠道,准确、全面记录主体信用行为,及时归集应用共享信用信息,把地质勘查单位诚信记录作为财政出资项目安排和荣誉奖励推荐评选的重要因素,在行业内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氛围。
针对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内涉矿空间矛盾冲突问题,自然资源部推进实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差别化管理政策,持续推动差别化政策纳入《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保障战略性矿产开发空间有效供给。
问题倒逼改革,改革推动落实。有业内人士将2023年称为“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元年”。密集的政策供给瞄准了矿业全生命周期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为全社会参与和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注入强劲动力。
社会资金对矿产勘查的投入,是矿业市场信心的“温度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46.88亿元,同比增长17.2%。在财政投入增加和政策创新驱动下,社会资金对矿产勘查投入大幅增加,较上年同期增长15.6%。我国矿产勘查资金投入走出底部区间,回暖迹象明显,市场信心进一步恢复。
2023年10月底,新冠疫情后在天津召开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吸引了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家机构和企业参展。中国黄金集团、紫金矿业、希尔威金属矿业等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将肩负起增储上产重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加快调整矿产资源战略布局,尽快形成一批新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和资源储备地。
重要矿产实现增储加速
“592吨!”2023年8月10日,山东黄金集团宣布在山东莱州探明国内资源量规模最大的巨型单体金矿床——西岭金矿,累计探获金金属量592吨。
紧接着,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2000米地层发现了我国首个千亿方深煤层气田——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立方米。
一份份捷报振奋人心。截至2023年11月,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8.14亿吨,其中探明技术可采储量1.3亿吨;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259.61亿立方米,其中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105.68亿立方米;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3.11亿立方米,其中探明技术可采储量46.38亿立方米。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1处,其中大型12处、中型11处、小型8处。山东金矿、江西钨矿和锂矿、贵州锰矿、甘肃晶质石墨矿和镍矿、新疆铁矿和镍矿、四川和内蒙古锂矿、云南磷矿、河南煤层气等都取得找矿重大进展,为加快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奠定良好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矿产找矿成果亮眼,锂即是一例。
锂被誉为“绿色能源金属”“白色石油”,广泛应用于储能、化工、医药、冶金、电子工业等领域。近年来,我国锂矿等稀有金属找矿在川西、昆仑、阿尔金、幕阜山、喜马拉雅等成矿带实现重大突破,锂矿增储取得良好进展。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度锂矿储量(折氧化锂)同比增加57%。截至2023年11月,经评审备案的锂矿资源量(折氧化锂)0.15万吨。
丰硕的找矿成果,有力推动了锂电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十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同比增长31%。
为进一步促进锂矿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四川、云南、新疆等省(区)的近20个锂矿区块正在积极开展出让前期准备工作,后续将通过找矿靶区评价、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送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充区块来源。
与此同时,全国大型资源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陆续形成了一批找矿快速突破的建设模式。
在湖北,鄂西北铌钽稀土资源基地针对铌钽资源量大但难选冶、品位低等难题,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多家单位开展综合利用技术攻关、矿产地质调查及航空物探,突破了细粒级铌—稀土高效富集与分离技术瓶颈,获得了商品级铌精矿。
在西藏,铜矿资源基地以公益先行开展矿调和区块优选,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引领多龙铜矿新增铜资源量400万吨、朱诺铜矿新增80万吨。
在青海,黑北凹地—大浪滩钾盐资源基地央地企联合围绕大浪滩、察尔汗外围开展资源调查评价、深层卤水可利用调查评价,钻获日产8586立方米工业品位含钾深层卤水,有望形成新的亿吨级钾盐资源基地。
如果说找矿是“开源”,综合利用则是“节流”。
一年来,系列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的成功攻关,盘活了一批资源,有力推动了科技增储上产。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人员攻关攀西超微细粒钛铁矿高效回收技术,首次突破了氧化矿浮选的粒度下限,钛回收率由29%提升至40%左右,盘活了攀西地区钛资源近8700万吨,降低钛精矿对外依存度10%以上;研发“纳米晶型转变—稀土靶向分离”一体化选冶技术,实现川滇黔相邻区古陆相沉积型新类型稀土选冶技术突破,使稀土全元素浸出率由20%提高至90%左右,新增稀土氧化物潜在资源44万吨;创新研发的“铝土矿高效脱硫工艺及其配套药剂”破解了云南大关和贵州务正道地区高硅高硫铝土矿资源利用难题。
手中有矿、心中不慌。国内能源矿产资源的稳步增长、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新的一年,自然资源系统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向着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标奋勇前行。(王瑜)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pl/202401/t20240104_28153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蓝图渐次铺开,规划引领纲举目张
下一篇:严守耕地红线,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