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应用 > 正文

供给过剩需求疲软 奶业“成长的烦恼”如何破

发布时间:2023-12-18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奶业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我国奶业面临成本高企、需求不振等困境,阶段性供需不平衡影响部分企业和养殖户经营。多名受访专家认为,我国奶业发展面临刚需不足、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公众仍存质量安全担忧等制约因素,建议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促进奶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预计今年过剩生鲜乳将超110万吨

  2022年以来,我国奶业发展呈现阶段性过剩,乳品企业面临消费需求不振与奶源消化压力持续加大的困境。

  据尼尔森IQ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液态奶线下消费出现下降,同比降幅超8%。而原奶供给过剩340万吨左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大乳企都开始了“喷粉”。“喷粉”是指液体的原料奶经过灭菌、喷雾干燥等处理,成为奶粉状态,当原料奶过剩时,乳企通常选择“喷粉”操作,以便于储存,减少损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奶业大会上预测,今年过剩的生鲜乳将超110万吨。

  “一些养殖企业现在也在‘喷粉’,综合测算,预计今年有25万吨至30万吨奶粉库存,去库存面临很大挑战。”李胜利说。记者采访了解到,10月每公斤奶的收购价和完全成本相比相差只有大概0.1元,收奶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行业亏损面超60%。

  奶源过剩、奶价下跌进而导致部分牧场经营艰难,成本高企挤压行业利润。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以来,我国奶价下跌,部分牧场大量淘汰奶牛,不少牧场面临资金链断裂、贷款困难的窘境,一些中小型牧场已经退出。同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极端天气灾害,玉米生产和青贮质量可能受到影响,今年饲料原料价格也将维持在较高位置,这将进一步压缩行业利润。

  除了供给端的因素,需求端也面临难题,消费群体数量的减少加剧了奶业过剩状况。2022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42公斤,均大幅低于全球和亚洲平均水平,整体看,我国居民奶类消费水平不高。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60多年来首次负增长,今年新生儿人口预计不超过800万,奶制品主要消费群体的需求面临下降。

  多因素制约我国奶业消费

  专家认为,造成我国奶业消费不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成年居民群体需求刚性不足。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认为,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2018年,18-64岁成年居民群体人均每日饮奶量显著低于未成年和老年群体,很多消费者对牛奶消费的认知主要是为了给老人、儿童补钙。

  其次是乳制品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祯妮介绍,据国内乳品加工和贸易数据测算,2022年我国奶类消费主要以液态奶为主,约占77.4%;据商超数据监测,纯牛奶占液态奶消费总量的59.7%,而低温鲜奶仅占5.2%,远低于奶业发达国家低温鲜奶占比平均水平。

  公众对奶制品质量安全的担忧也影响了消费的增长。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不少消费者对奶制品质量安全仍不放心,“牛奶含有激素”“牛奶抗生素含量高”等言论在社会上时有传播,一定程度上制约牛奶消费增长。

  优布局调结构提升奶业发展质量

  奶业面临“成长的烦恼”,受访专家建议,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建设,不断提升奶业发展质量。

  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强乳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陈萌山等认为,首先要抓好生产布局,解决产销错位问题;扩大低温鲜奶生产消费比重,推广本地送奶到户模式,建设高素质送奶员队伍;将农村生鲜农产品冷链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用地指标、冷库建设投资等方面对农村奶站建设予以支持,提高农村居民饮奶便利性。

  在加强产业链建设的同时,还可以“另辟蹊径”,发展我国特色干乳品产业,拓展奶制品产业链价值链。充分利用当前国内生鲜乳供给充裕的有利时机,加快布局原制奶酪和乳清产业链,抢占快速增长的乳酪市场,降低婴幼儿配方奶粉主料乳清粉的进口依赖。

  此外,还需引导消费者对奶业、乳制品等形成科学的认知。杨祯妮等业内人士建议,组织开展乳品消费节,通过行业展会、电商平台、商超门店、直播带货等开展多种营销活动带动乳品消费。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312/t20231211_632884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