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应用 > 正文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观察论坛上,专家热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3-11-28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第46期农经观察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振兴”进行了主题研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波澜壮阔的中华历史长河中,优秀传统文化犹如颗颗闪耀的明珠一般,经历了时间的冲刷越发熠熠生辉。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农业展览馆党委书记隋斌结合中华农耕文明演进的五个阶段,介绍中华农耕文明所蕴含的农为邦本、粮安天下、拓土肥田、务实创新、和谐共生、激发民力、崇尚自然、崇礼亲仁等思想观念。隋斌说:“农耕文化具有跨地域、跨民族的多元复合性,具有兼收并蓄的开创性、与时俱进的先进性等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肖群忠从事中华孝道文化研究多年。他认为,孝道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在传统社会、乡村社会中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孝道文化的发展遭遇了一些挑战,但其在促进家庭和谐稳定、促进以孝为基础的家庭养老、增强当代中国社会基层尤其是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与振兴发展以及提升公民素质等方面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

  传承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今中华儿女强大的文化自信源于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不断地传承、建设、创新和发展。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奇说:“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首先就要回答清楚两个问题,就是传承什么、建设什么。”刘奇认为,在“传承什么内容”方面,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和优秀制度这三点应该是最重要的。“除此以外,非遗和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保护起来,特别是非遗,要让它们进学校、进课堂。”他说。

  隋斌认为,推进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首先要深化中华农耕文化的研究阐释,将中华农耕文明放在文明传承、时代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大视野中进行观照,挖掘凝练其丰富内涵;第二就是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它们是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要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最后就是要推动中华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一批农耕文化的标志性工程。

  山西省太原市政协主席操学诚认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人,关键在年轻人,要让农村留住年轻人,要让更多年轻人返乡。”他提出,要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魅力和时代性,建立乡村精神家园。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主任蔡晓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不断发扬光大,那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负责、勇于担当的良好社会生态就会更巩固,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建设和美乡村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应用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建设我们和美乡村?

  “让优秀传统文化、美丽乡土文化真正‘进千村、乐万家’。”操学诚认为,要加强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色彩的、有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乡村文化。要将乡村文化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乡村文化振兴委员会主任孙林认为,国家应在政策方面加大对乡村振兴文旅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增加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强制度创新,加大奖补力度。

  文化既能“搭台”,也能“唱戏”。孙林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有着无穷的魅力,但我们仍需要解决如何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硬支撑”的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各界进一步研究,诠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摸清乡村文化的“底数”,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建立清晰的评价、分类体系。

  刘奇认为,乡村文化振兴不能务“虚”,文化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务“实”。他从兴教育、续文脉、集器物、修村志、承技艺、立乡约、立家训、开夜市、除旧弊和办赛事十个方面详细具体阐述了如何建设乡村文化。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乡村文化振兴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建华认为村歌、村晚和村篮球赛事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村歌、村晚、村赛事就是村子的文化符号,它们具备专业性、群众性、竞赛性”。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经观察学术指导何秀荣认为,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从学理上做乡村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要让乡村文化成体系、成系统,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其次就是要解决其“落地”问题,这是一个让乡村文化变“活”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还要明确目前乡村文化的受众群体是谁,要做到让文化事业有效“落地”,就要有的放矢。他说:“做老百姓喜欢的、能接受的文化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提出,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文明、品德文明、行为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领域中。研究乡风文明还应注意两点:第一,立德树人是乡风文明的立足点,乡村文化的主体是农民,乡村建设仅靠“外”行不通,还是要靠“内”,一定要靠农民,要有人才行;第二,产业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一定要兴产业。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311/t20231127_630830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