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知识 > 正文

广西大力推动旅游民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1-25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2023年9—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开展关于广西推动旅游民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情况的专题调研,以促进广西加快推动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为了做好调研工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由杨静华副主任担任组长、联系外侨委的副秘书长以及外侨委全体组成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专题调研组,以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听取自治区人民政府及自治区文旅厅等9个部门情况汇报,到柳州、桂林、北海等6个设区的市实地调研,赴云南、青海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并深入分析研究我区各级各有关部门推动旅游民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符合国家文旅部定义的旅游民宿约有3800家,全国排名第12,形成了桂林阳朔、贺州黄姚古镇、北海涠洲岛、崇左大新等四大旅游民宿集聚区,旅游民宿发展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旅游民宿发展赋能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

  旅游民宿的快速发展能有效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和服务链,不断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旅游民宿业已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区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餐饮娱乐、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文化体育等配套产业融合发展。

  如崇左市大新县明仕村通过引进“秀田居花园客栈”等一批特色旅游民宿,不断延伸餐饮、住宿、游乐等产业链,带动周边85家民宿和农家乐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2023年上半年,全区乡村旅游收入约993.62亿元,同比增长42.2%,占全区旅游总收入的23.5%,旅游民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乡村旅游民宿有力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大岭村利用闲置的瑶家旧泥房和土地大力发展旅游民宿产业,2016-2022年该村共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0元提升至2022年的33万元。

  又如贺州市昭平县绿叶民宿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500余人,带动村民年均增收150余万;桂林市阳朔县鸡窝渡村发展中高端旅游民宿10余家,从“鸡窝”摇身变为“凤巢”,如今该村90%以上村民都在从事旅游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年人均收入达3.7万元。

  旅游民宿发展助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

  旅游民宿的持续向好发展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乡村整体环境绿化美化亮化,让游客望得见“这山那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乡村旅游监测数据,乡村旅游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覆盖率达到91.9%,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到72.5%,接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户比率为63.1%,实现了山更青、水更绿、生活更美好。

  广西整合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乡村建设相关资金,持续推进乡村旅游民宿集聚区村容村貌修复提升,桂林阳朔、贺州黄姚古镇、北海涠洲岛、崇左大新等地涌现出一批美丽乡村,展现了桂风壮韵乡村新风貌。一些品牌民宿也成为推进乡村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颜值的重要力量,如北海市涠洲岛涠爱民宿租用岛上17户村民住宅,在精心保留传统海岛民居风貌的同时,加强村庄道路建设,布设污水、雨水、天然气管道并与村民共享,积极维护村庄环境卫生,让民宿更好地诠释乡村人文情怀,传递乡愁乡情。

  旅游民宿发展激发乡村文化、人才和组织振兴

  广西在“旅游民宿+文化”发展模式上持续探索和创新,助力乡村守住“乡愁记忆”,让乡村文化以活态化方式进行传承创新,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如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积极打造独具苗族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带,游客在入住乡村民宿的同时能体验到苗家同年宴、芦笙踩堂、苗族刺绣、斗马等系列苗族传统文化项目,有力推动了当地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旅游民宿发展为乡村人才振兴增添活力。各地加快旅游民宿人才队伍建设,在对旅游民宿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鼓励返乡创业人士开发旅游民宿项目,成为推动旅游民宿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乡村旅游民宿的蓬勃发展促进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为乡村组织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如河池市巴马县甲篆镇百马村开办了近60家民宿,当地成立屯级党支部,创建理事会,建立由理事会、旅游警察、市场监管、卫生监管、旅游协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旅游综合监管体系,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xxny/t1750011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