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社区该怎么建? 来听专家观点,探地方实践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惠民生、暖民心的关键环节。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发挥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尽快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政策介绍
试点工作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围绕“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四个方面展开。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方面。《通知》提出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适应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配套建设便利店、菜店、社区食堂、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对新建社区,要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集中布局、综合配建社区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对既有社区,可结合实际确定设施建设标准和形式,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补齐短板。同时提出要统筹若干个完整社区构建活力街区,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方面。《通知》提出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建设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开辟健身休闲运动场所,同时做好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建设,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完善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设施完好、运行安全、供给稳定。
推进智能化服务方面。《通知》提出推进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整合家政保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
健全社区治理机制方面。《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协商机制,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推进设计师进社区,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完整社区建设。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有效对接群众需求。培育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专家观点
《通知》印发后,受到社会普遍好评,点赞声不断。专家们这么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完善的社会保障等充满期待。通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让老百姓住上满意的房子,生活在方便的社区,工作在美丽的城市,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两部门联合开展试点,推动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完整社区,符合新时代国家高质量发展与社区建设、基层治理的新要求,对于提升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社区是为群众日常生活提供基本服务和设施的生活单元,是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服务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社区。
此次两部门共同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社区服务设施、宜居环境、智能化服务、治理机制四方面内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完整社区建设方法、创新建设模式、完善建设标准,以点带面提升完整社区覆盖率,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适老建筑实验室王羽:
《通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完整社区的理念深刻践行到更广泛的基层民众生活中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老年人与儿童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做到既“适老”又“适幼”是关键,应充分利用服务设施解决老年人与儿童的“急难愁盼”。
比如困扰社区老年人及儿童的“吃饭难”的问题,部分城市结合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等,因地制宜建设社区老年食堂、社区老年助餐点、长者饭堂等设施,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与儿童提供助餐服务,切实解决了老年人最关切的问题,形成了广受社区欢迎的“老幼食堂”。再如公共活动场地方面,各地按照2022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正在有序推动社区等不同层级和各类空间的适儿化改造,营造儿童友好成长环境,适当结合老年人与儿童的共性需求,经过创新的设计组织形式,可以一物多用,以不同时段、不同形式服务多个年龄段的人群,有效促进代际交流。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学科团队于一凡:
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有力强化了社区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价值。以社区体育健身场地为例,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相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明显不足,特别是缺少群众身边举步可及的健身设施。试点提出在社区公园、闲置空地和楼群间布局简易的健身场地设施,开辟健身休闲运动场所,将有力促进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的发展目标。
地方探索
从各地的实践探索来看,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对于补齐民生短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庆
重庆市立足“小社区”,服务“大民生”,在新建项目、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完整社区建设,成效明显。据重庆市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82个市级示范完整社区建设,433个社区达到完整社区建设标准,“一老一小”建设有序推进。
渝中区双钢路社区配建了100平方米社区食堂,日均用餐人数达150人次,解决了社区内老年人用餐问题。居民表示,老人们在这里可以“吃得起、吃得好、吃得香”,用不着自己亲自做饭,吃完之后还可以和其他老人一起聊天娱乐,子女也不用担心老人在家里不好好吃饭,或者因做饭产生意外,对老年人来说还是比较贴心的。一位居民说,“附近有菜市场,但社区里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出门买菜也不便利。有了社区食堂后,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沙坪坝区凤天路社区建成社区儿童之家,室内面积4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4000平方米,开展家长学校、科普体验园、手工DIY等活动,服务辖区2500余名儿童,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活动需求。
北京
北京市结合责任规划师制度,组织开展社区居民议事、儿童参与式设计、社区微空间改造、社区存量资源盘活利用等多类型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的行动,为居民提供各类活动空间,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
广州
广州市积极推动城市居住区建设补短板行动,多措并举建设完整社区。越秀区旧南海县社区通过资源整合、集约建设等方式,增补了多项公共服务设施。针对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这一现状,社区增设了面积约70平方米的“长者饭堂”,面积虽然不大,但可以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用热腾腾的饭菜,疫情防控期间还为社区老年人送餐上门,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提供便利。
沈阳
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通过党建凝聚自治力量、决策共谋形成发展共识等方式,在社区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了社区文化精神。
宁波
宁波市和丰社区把“数字化、未来感”作为社区营造的发展方向,通过数字赋能社区服务,为居民提供线上家政预约、生活信息发布等功能,使居民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
原文链接:http://hnjs.henan.gov.cn/2023/01-06/26685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