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知识 > 正文

【2023年耕环四新技术发布】稻田豆科绿肥轻简高效节肥技术

发布时间:2023-11-09 来源: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成果名称

  稻田豆科绿肥轻简高效节肥技术

  二、成果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绿肥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保障农产品稳产增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在苏南稻区,利用冬闲田发展绿肥,可以减少土地季节性闲置,并生产大量清洁有机肥源、提升稻田生产能力,符合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发展绿肥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是绿肥生产的轻简化。为此,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以化肥减施增效、耕地质量提升、绿肥轻简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研发了稻田节肥养地型绿肥轻简高效利用技术,该技术可适用于苏南稻区,实现冬季绿色覆盖、绿肥轻简高效生产、大幅减施化肥,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改善和提升。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本技术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十多年,在南方多个省市区累计示范及推广数千万亩,有力支撑了稻田生态环境改善,是稻田节肥增效的重要绿色技术。

  

  大规模示范现场

  (三)减量增效情况

  该技术支撑了水稻轻简高效清洁生产。实现了绿肥生产从水稻收割、绿肥播种及管理、绿肥翻压的全程机械化。在保障水稻产量的同时,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投入。多年多点联合监测试验证明,运用本技术,水稻可节氮、替钾不低于30%,普遍可节氮、钾40%,部分地区可达到60%,并可保证水稻稳产、高产。

  

  稻田绿肥节肥能力

  (四)技术获奖情况

  近10年,以本技术为核心,获得了省部级一、二等奖及高影响力企业科技奖励7项。分别是,冬闲稻田紫云英高效种植与“一减双升”关键技术(2019河南省,二等)、稻田绿肥轻简高效生产利用技术创新与应用(2018湖南省,二等)、稻田绿肥新品种选育及“高效与轻简化”双靶标生产利用技术(2017大北农科技奖植物营养奖)、稻田绿肥-秸秆协同还田技术集成应用(2016~2017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主要绿肥作物生产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2015湖北省,二等)、浙江绿肥作物高效种植与利用技术创新及应用(2015浙江省,二等)﹑稻田绿肥-水稻高产高效清洁生产体系集成及示范(2012~2013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

  三、技术要点

  (一)绿肥播种

  在水稻收获前套播或水稻留高茬收获后择机播种。可选择飞播装置、专用电动播种机播种紫云英,亦可利用开沟播种一体机实施播种。绿肥一般用紫云英约2kg/亩,排水较好的稻田也可用毛叶苕子3~4kg/亩。在水稻收获前15~20天套播。高留茬稻田亦可在水稻收割后及时撒播绿肥。

  (二)水稻收割留高茬

  机械收割水稻时,稻茬尽量留高(≥30cm,刈割的稻草切碎后均匀抛撒或尽量散开),稻草切碎、抛撒还田。

  

  机械化收割水稻留高茬及高茬下的绿肥长势

  (三)绿肥管理及翻压

  水稻收获时,采用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开沟犁、碎土抛散开沟装置进行稻田开沟;或水稻收获后,采用绿肥开沟播种一体机开沟。根据田块大小,适时开围沟或中沟防渍,沟宽、深各15~20 cm,沟沟相通。绿肥翻压前排空稻田积水,采用绿肥粉碎翻压复式作业机干耕,晒垡2~3天后灌浅水沤肥3~5天后施基肥整地进行水稻移栽或抛秧,尽量做到绿肥翻压至水稻移栽后的20天内保持田面浅水、不排水。

  

  干耕翻压

  (四)化肥减施量

  绿肥一般长势田,按减施氮肥30%。也可根据紫云英翻压量,每1000kg/亩的绿肥鲜草,减施化肥2kg/亩。

  四、适宜区域和注意事项

  苏南稻区,尤其是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等市。

  绿肥翻压后至水稻分蘖前期尽可能不排田面水,防止养分流失。

  五、技术依托单位

  (一)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联系地址:南京市卫岗1号

  邮政编码:210095

  联系人:高嵩涓

  联系电话:18810488422

  电子邮箱:gaosongjuan@njau.edu.cn

  (二)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联系地址: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大街柳营100号

  邮政编码:210014

  联系人:吴惠昌

  联系电话:15366092973

  电子信箱:huichangwu@126.com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3/10/27/art_13245_110545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