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广西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桂农厅办发〔2023〕122号)

发布时间:2023-11-08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持续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办牧〔2023〕9号)要求,我厅制定了《广西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细化目标任务,采取务实举措,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3年7月19日

  

  广西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

  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办牧〔2023〕9号)要求,持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加快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通过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基本构建适合广西资源特点的饲料配方结构,初步形成可利用蛋白饲料资源数据库、低蛋白多元化饲料标准体系、高效饲料加工应用技术体系,畜禽养殖饲料转化效率明显提高,实现“一降两增”。

  ——豆粕用量占比持续下降。在确保畜禽生产效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力争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25年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3%以下。

  ——蛋白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持续增强。开展区内可利用蛋白饲料资源调查评估,摸清蛋白饲料资源家底,并提出提高蛋白饲料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案。充分挖掘广西糖蜜资源提高酵母蛋白使用比例。推动1~2种新饲料原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优质饲草供给持续增加。到2025年,全区农作物秸秆规模化利用和种植收贮优质牧草达到500万吨,优质饲草缺口明显缩小。

  二、技术路径

  (一)提效节粮,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推广净能体系和氨基酸平衡技术,使用合成氨基酸、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降低畜禽配合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需求,采用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有效提高饲料蛋白利用率。

  (二)开源节粮,充分挖掘利用饲料资源。鼓励在港口建立进口饲料原料加工物流基地,对粮油、食品加工副产物等原料进行生物发酵、酶解等预处理。挖掘木薯秸秆、桑枝、茉莉花渣、甘蔗尾梢、果蔬和糟渣等农副产品资源饲料化利用潜力。推动水解羽毛粉向酶解羽毛粉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全方位拓展蛋白资源供给来源。

  (三)调结构节粮,优化饲草料种植结构。以实施“粮改饲”和落实牛羊产业发展政策为抓手,建设高标准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饲草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广乡土高产高蛋白饲草品种,有序开展冬闲田粮草轮作、林下套种等栽培技术模式,推进青贮玉米、甜高粱等作物的全株高效饲用,增加优质牧草品种、青贮玉米、甘蔗尾梢、桑枝等优质饲草料供给,提高牛羊养殖中优质饲草饲喂比重。

  三、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全面开展地源性特色蛋白饲料资源调查。各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开展本区域地源性饲料原料资源调查(填写附件2),掌握现有资源存量及利用情况,形成广西地源性特色蛋白饲料资源调查报告。自治区饲料监测所牵头,联合广西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技术大学、自治区畜牧站、广西饲料工业协会及大型饲料集团,系统评价可利用蛋白资源的营养价值参数和加工特性参数,构建广西地源性特色资源饲料原料营养和加工参数基础数据库。

  (二)实施畜禽养殖低蛋白日粮推进行动。引导饲料养殖企业实施《生猪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肉鸡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蛋鸡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草鱼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等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推广低蛋白日粮、饲料精准饲喂技术和精细加工关键技术。总结豆粕减量替代成功的技术路径,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推介力度,推动饲料养殖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广泛推行豆粕减量替代措施。

  (三)实施新蛋白饲料资源挖掘利用行动。支持微生物蛋白、动物源性蛋白、酵母蛋白等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增加产品有效供给。自治区组织专家开展现场指导,全方位支持企业扩大微生物蛋白原料的生产规模和推广应用,支持利用率高且经过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原料增补入《饲料原料目录》。

  (四)实施增草节粮行动。自治区畜牧站负责实施“粮改饲”政策,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自治区饲料监测所和自治区水牛研究所等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加快推进象草、饲用豆科灌木、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以及甘蔗尾梢、桑枝和茉莉花渣等农副产品的饲料化,推进优质牧草及农作物秸秆资源规模化、专业化饲料利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区域特色饲草及农副产品资源。加快培育高产优质饲草新品种。

  四、进度安排

  (一)2023年计划重点任务

  一是宣贯培训《生猪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等4项团体标准,推广系列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技术。二是开展本区域地源性饲料原料资源调查,掌握现有资源存量及利用情况。在贵港市和玉林市等地开展水解羽毛粉向酶解羽毛粉技术升级调研。三是按照《猪营养需要量》(GB/T 39235-2020)、《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NY/T 3645-2020)要求开展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精准评价。四是选取1~2家饲料生产企业开展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改造,对加工工艺的粉碎、调质、制粒、膨化、冷却、烘干等设备进行优化,使产能提升1~2个百分点、饲料产品的制粒质量和膨化质量分别提高2~3个百分点,实现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饲料加工的提质增效。

  (二)2024年计划重点任务

  一是总结推广豆粕减量替代典型案例,推动饲料养殖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广泛推行豆粕减量替代措施。二是按照《猪营养需要量》(GB/T 39235-2020)、《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NY/T 3645-2020)要求继续开展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精准评价,建立广西特色饲料原料营养和加工参数基础数据库。三是推广1~2家饲料生产企业开展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改造,实现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饲料加工的提质增效。四是支持企业扩大微生物菌体蛋白、动物源性蛋白、酵母蛋白的生产及推广应用。在贵港市和玉林市等地开展水解羽毛粉向酶解羽毛粉技术升级试点。

  (三)2025年计划重点任务

  完成广西地源性特色蛋白饲料资源调查,编制发布广西蛋白饲料资源存量及应用情况调查报告。完成主要地源性特色蛋白资源的营养价值参数和加工特性参数评价,基本完成广西特色饲料原料营养和加工参数基础数据库的构建。总结和编写豆粕减量替代的典型模式,为饲料养殖行业豆粕减量替代提供技术路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成立由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指导组和推广培训组,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具体工作;技术指导组由广西大学、自治区畜牧站、自治区饲料监测所、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饲料工业协会和大型饲料养殖企业组成,主要负责关键技术探索创新与集成,为饲料养殖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技术推广提供指导,开展饲料资源调查评估、替代资源挖掘和提出提高蛋白利用效率方案;推广培训组由自治区畜牧站、广西饲料工业协会、广西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自治区水牛研究所以及广西水产畜牧业协会、广西家禽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和大型饲料养殖企业组成,主要负责相关集成技术模式推广,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相关宣传,总结推广豆粕减量替代典型案例。各市成立由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推进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二)细化管理服务措施。各市农业农村部门要制定本地区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方案,分解落实工作任务,扎实有序推进。认真做好地源性蛋白饲料资源挖掘利用跟踪监管。研究出台支持扩大饲草种植的政策措施,培育优质饲草育繁推一体化经营主体。

  (三)强化科技支撑和技术推广。依托国家及自治区有关科研机构、产业技术联盟力量,聚焦“降蛋白、提效率、减豆粕、挖资源、增饲草”,开展联合攻关,破解减量替代技术瓶颈。加强实用技术、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和示范推广,举办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活动,指导各类养殖主体科学使用多元化原料配制饲料。

  (四)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各有关行业协会要加强组织协调,举办多种形式的论坛、培训等交流活动,有序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好案例等评选推介,引导全区饲料养殖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为行动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1.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领导小组及工作组人员名单

  2.地源性特色蛋白饲料资源调查表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xgk/jcxxgk/wjzl/gntbf/t1727392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