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土地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特”“优”农业 强农富民

发布时间:2023-10-07 来源: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特”“优”农业气象新。从吕梁山到太行山,从太岳山到燕山,我省多样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多样的特色农产品,从人们耳熟能详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这些“老”特产到“大同的黄花霍州的馍”这些“新”特产,“特”“优”农产品始终是我省的靓丽名片。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高位推动农业“特”“优”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提升,有机旱作农业“十项工程”扎实推进,“特”“优”农业全产业链长足发展,特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3%,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3260亿元。

聚焦全产业链
提升“特”“优”农业效益

金秋时节,丰收的季节。9月15日,在五寨县加工型马铃薯基地,小河头镇庄窝村村民李改转正在收获土豆:“我现在种的加工型马铃薯,平均亩产6吨,比传统种植增产4吨,收入比原来增加了。”

省种业发展中心负责我省“土豆革命”的具体工作,中心副主任薛村波介绍:“从市场情况看,近两年用于加工鲜切薯条薯片的原料薯,一直保持较高价格。马铃薯淀粉、全粉等初级产品价格也上涨近20%。我省‘土豆革命’战略恰逢其时。”

五寨县的加工型马铃薯基地涉及5个乡镇43个村,截至目前,基地规模达到10万亩,基地内实施“加工型马铃薯、渗水地膜谷子、绿色有机甜糯玉米”有序轮作,“村、企、户”合作共同受益。基地所产的加工薯被运往蓝顿旭美公司,该公司不仅拥有食品产业,还向生物医药、护肤、保健等多元业态拓展。

近年来,我省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打好有机旱作牌、特色优势牌、加工转化牌,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主体矩阵,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产品加工向纵深发展,推动农业全产业链不断优化。目前,全省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50家。

同时,我省不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大力发展农业专业镇,形成一批特优农产品带动区、集聚区。先后建设了高粱、苹果、中药材、谷子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4个国家产业强镇,打造了5个省级涉农专业镇和38个市级特优农业专业镇。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300亿元,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以上、产业集群6个。

如今,平顺的药材实现了从“论斤卖”到“论克卖”的转变。清徐老陈醋不仅仅是调味品,还是保健品、护肤品。平遥牛肉、代州黄酒、高平生猪、吉县苹果等分布在三晋大地的农业特色专业镇呈现出勃勃生机,为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质量品牌
扩大特优农产品知名度

“现在我们玉露香梨的名气可大了,今年的采摘节将持续到10月中旬。这几天梨园里特别热闹,有来采风的画家,还有来谈合作的客商。”隰县金利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段建忠特别开心。在9月16日采摘节启幕当天的招商引资推介会上,隰县果蔬加工、畜牧养殖等项目签约资金达58.9亿元。

叫响一个品牌,带火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隰县“玉露香梨”作为区域公用品牌“临汾优选”的代表品牌之一,带富了隰县百姓,隰县80%的农民从业梨果,80%的农业收入源于梨果,80%的脱贫户依托梨果产业脱贫。

近年来,我省持续打造知名品牌,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特优农产品品牌目录库,搭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培优晋粮、做强晋肉、叫响晋菜、提升晋果、振兴晋药、擦亮晋酿,使“晋字号”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打造“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农业品牌。首批66个品牌在去年的丰收节上进行专场发布,宣传广告登陆央视《新闻联播》黄金时段,“山西特色、自然本色”叫响全国。

推动更多农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中高端市场。发挥好“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出口和商贸平台作用,我省多次组团参加中国农交会等大型展会。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前沿消费市场,我省举办多次专场推介活动。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分别建立“山西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

拓展销售渠道,我省利用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晋字号”农产品旗舰店,开展热点促销、直播带货,在双十一、双十二等时间节点持续举办促销活动,带动销售额近亿元,形成“线上”“线下”两个营销市场。

“这些年通过参加省里组织的各种交易博览会,认识了好多外地客户,他们发现咱们山西的小米好,经常通过微信下单。”阳曲县泥屯镇清风良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翠萍这几年不光卖了产品,也长了见识。

为保证品牌质量,我省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大同黄花”“万荣苹果”“忻州糯玉米”3个区域公用品牌纳入农业农村部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大同黄花”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协同发展”做法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我省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协同发展,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2022年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有效数达到1938个,同比增长17%。全省地理标志农产品176个,居全国第四,“五寨马铃薯”等7个产品实施2022年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全省119个特优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聚焦科技创新
为“特”“优”农业赋智赋能

发展“特”“优”农业,利器在科技,关键在创新。

“今年我们与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共建流域示范基地种植玉米2400亩,示范推广‘宽窄行种植+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有机旱作集成技术,亩投入成本减少50元左右,比低压管灌亩增产100公斤以上,平均增产率14%左右,亩增纯收益130元以上;与无水浇条件地块相比亩增产300公斤以上,平均增产率达60%左右,亩增纯收益400元以上。”在大同市云州区党留庄乡的玉米有机旱作基地,中粮贸易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部副部长林亚军给记者介绍着节本增效技术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好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省继续推动全省种业振兴“五大行动”落实落地,着力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完善“首席专家+科研院所+优势企业”联合创新体系,扎实推进谷子、黄花菜、奶绵羊、西葫芦等4个国家级特色物种和玉米、小麦、马铃薯、高粱、生猪等11个省级育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我省依托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和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卡点痛点,深化科企融合,强化项目管理,创新激励政策,在全省布局底盘技术、智能装备等5大领域27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迭代升级。

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等技术集成,我省编制农业生产综合解决方案,组织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定期发布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持续开展万名农技人员技术推广服务,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在阳高县罗文皂村的设施蔬菜园区,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铺设防虫网、应用二氧化碳气肥机、养育熊蜂授粉等技术,在越冬日光温室试种番茄取得成功。今年种植高端水果西红柿“多丽”230亩,预计产量1150吨,可实现产值920万元。

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靠创新。我省“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已经连续举办七届,一批怀有“三农”情怀、善于开辟新赛道的新农人,带着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新项目走上大有作为的舞台,为我省“特”“优”农业赋智赋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nxi.gov.cn/sndt/nyyw/202310/t20231007_93793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