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市场 > 正文

智慧麦作技术让田间管理精准高效

发布时间:2023-07-10 来源: 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许天颖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赵艺璇

  

  正在进行作业的智能测产收割机。俞佳宁摄

  芒种时节,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的小麦地里,智能测产收获机正在加速作业,一边收割一边测产。田埂大屏实时生成该田块的小麦产量空间分布图,为下一季的种植提供了一张“数字明白图”。一旁的“麦情巡检机器人”正来回移动,别看它身躯不大,却搭载了多光谱、深度相机、激光雷达、可见光等多个传感器,像一位“田间哨兵”,不仅能24小时智能巡检,还能精确感知田块环境与作物长势。

  这幅生动的现代农业场景,是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曹卫星教授团队的智慧麦作技术应用现场。

  那么,什么是产量空间分布图?南农大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副教授曹强解释,有了这张图,我们就能精确把握某一田块上哪里产量高、哪里产量低,只有掌握了这个空间上的差异数据,才能做好后续的差异化原因分析、农艺管理处方生成,最终实现小麦田间精确管理。

  “比如,某块地过去10年平均产量是300公斤,若要按照500公斤的目标去管理,就会耗费大量成本”。曹强告诉记者,这次展示的智能测产收获机可以让田间管理者高效获取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如果这样的数据可以积累较长时间,比如3年、5年甚至10年,还能涵盖不同的气候类型,掌握了这些就能精确预测不同环境、不同位置田块,产量能达到的水平,这样后期的栽培管理方案就有依据。

  作为精确管理之“源”的数据主要来自哪里呢?创新团队田永超教授介绍,数据来自于智慧麦作技术中的两大核心技术:数字麦田技术和麦情遥感监测技术。其中,数字麦田的目标就是“一地一码”,好比为每个田块都建立起精确的数字档案,扫个码就能知道这是谁的田、有多大面积、种的什么品种、长势如何、历史产量如何,以及与这块田相关的土壤、气候等环境信息。目前,南农大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已为全省25个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建立了田间“数字档案”。

  “麦情遥感监测技术则利用空、天、地的立体化监测平台,面向田块、园区、区域等多尺度,依托监测仪、物联网、无人机、卫星遥感及应用系统等,实现小麦长势与生产力的精确预测评估。”田永超介绍。

  亩产482公斤,这是田埂上实时生成的智能测产数据。但它的准确度如何?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江苏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龙俊表示,与专家评估相比,这个田块产量是相对准确的,江苏产业技术体系和推广部门将主动对接应用,并不断验证和完善该技术,为政府机构的宏观决策,以及农业生产的精准高效管理提供咨询。

  据了解,近年来团队通过农机农艺信息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还开发了种肥水药智能决策技术、耕种管收精确作业系统、智慧麦作管理平台等核心技术与智能装备,并应用于小麦生产管理全过程,建立起以“实时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确作业、智慧服务”为技术内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小麦生产作业从粗犷到精确、从多人到少人方式的转变。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bmdt/202306/t20230621_643068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