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图闻天下 > 正文

聚焦生态农牧业 推动柠条产业发展——全区柠条产业发展现场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3-06-17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我区生态农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全区柠条产业发展,推进主题教育向农牧业生产一线深化。6月14日,自治区农牧厅和林草局在乌兰察布丰镇市共同召开全区柠条产业发展现场会。自治区农牧厅厅长郭占江出席并讲话。

  

  

  

  

  现场会上,围绕柠条产业生态优先,推进饲料化新业态主题,邀请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专家教授,就造林及平茬复壮技术探讨、内蒙古柠条收割加工机械应用与发展、柠条资源饲料化加工进展及存在问题、柠条饲料化加工利用现状及应用技术等进行了专题报告,鄂托克旗林草局、内蒙古隆顺庄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代表作典型发言。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先后来到红砂坝镇、内蒙古隆顺庄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现场观摩柠条平茬作业演示、柠条平茬机械展示和柠条饲料化加工。来自区内外10家企业的10个型号的机械参加此次柠条平茬演示活动,分为自走式、拖拉机牵引式、人工背负式三种形式,从割台结构形式上分为双圆盘锯片式、单圆盘锯片式、下置甩刀式三种形式,从收获方式上分为平茬收割、平茬切碎收集、平茬切碎圆捆打捆等三种形式,这些不同类型的机具对于平整硬梁地和坡地的柠条平茬收获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会议指出,柠条产业是一项生态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大有作为。柠条不仅具有防风固沙的优势,更可以在牲畜饲料、生物燃料、绿色化肥、工业润滑油等领域进行资源化利用。去年以来,自治区农牧厅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内蒙古一机集团攻克专用机械和刀片质量“两个难题”,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将柠条收获机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柠条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会议强调,自治区农牧厅要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建立有效的柠条产业发展机制,全力推动柠条产业发展,把大资源变成大产业,变成饲草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要聚焦柠条全链条发展。加快柠条灌木种植、管护、收割、加工等关键环节标准化水平提升,培育一批柠条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提升柠条饲料加工转化水平,建设柠条饲料利用产业园区,推动具备条件地区建设柠条交易中心等产销对接信息平台建设,打造林、草、畜多元一体立体化生态种养新模式,实现种植、加工、收储、销售、研发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利用各类科技支撑平台,推动柠条产品产、学、研联合攻关,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柠条草粉、草颗粒、发酵饲料、揉丝、原枝等加工技术创新,开发利用多样化草产品,抢占柠条产业发展先机。提升开放创新发展水平。通过“揭榜挂帅”、良性竞争,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同步抓好整机和改造,研发更多专门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整机装备,注重一机多用功能,实现对沙柳等沙生灌木普遍适用。要建立工作推进服务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认真研究,算清生态账、效益账,拿出可行性方案。农牧厅将建立柠条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产业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全力以赴在政策、项目、资金、队伍等方面为科研院校专家、盟市旗县做好服务。

  

  

  

  

  

  

  

  

  

  

  自治区农牧厅二级巡视员高雪峰,乌兰察布市政府分管领导,农牧厅、林草局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各盟市农牧局局长及饲料饲草科、农机科科长,各盟市林草局局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学者、专家,农机生产、柠条生产加工企业代表参加现场会。

  

  

  

  

  

  

  

   打印 关闭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tpyw/202306/t20230616_23334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