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3年山东省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鲁农技字〔2023〕7号
各市农业农村局:
为充分发挥甘薯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稳粮增收、提质增效方面的作用,促进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厅根据甘薯产业新形势制定了《2023年山东省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生产实际,认真参照执行。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3月20日
2023年山东省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近年来,随着鲜食型甘薯市场需求增加,种植效益明显提高。为保障市场供应、增加薯农收益,鲜食型甘薯生产要按照“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可持续”的原则,实现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一、选用良种
(一)根据市场需求选用优良品种。目前市场上比较畅销的品种主要有烟薯25、济薯26、普薯32、苏薯8号、龙薯9号、济薯35、哈密、金海美秀、金海汀甜、齐宁21、齐宁18、泰紫薯1号等。
(二)根据土壤质地和肥水条件选用优良品种。抗旱耐瘠薄品种有烟薯25、济薯26等,比较耐肥水的品种有普薯32、龙薯9号等。
(三)根据收获上市时间选择优良品种。早熟品种有龙薯9号、济薯33等,中晚熟品种有烟薯25、普薯32、济薯26、金海汀甜、哈密等。
二、育苗方式
近年来,我省甘薯育苗专业化水平提高,育苗质量大幅度提升,推荐采用2年3段制脱毒甘薯苗繁供体系,不提倡自留种自繁苗。
第一阶段(第一年1月至11月)。以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高等学校为技术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健康种苗繁育中心,优化现有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病毒检测技术,利用甘肃、宁夏、陕北、内蒙古等地区粉虱、蚜虫等病毒传播媒介少的区域优势,建立健康种薯繁育基地,实行“东种西繁”或“南种北繁”,负责繁育脱毒原种薯或提供脱毒穴盘薯苗。
第二阶段(第一年11月至第二年5月)。在甘薯主产区,专业育苗企业利用脱毒原种薯或者穴盘苗在日光温室、大拱棚等设施内进行扩繁。
第三阶段(第二年2月至5月)。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等利用专业育苗企业生产的薯苗在大拱棚内进行扩繁,生产健康大田薯苗。
具体方法:大拱棚起垄栽植,垄距80厘米、垄面宽4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株距8~10厘米,交叉栽两行,1.5~2.0万株/亩。40天左右开始采剪苗,供大田种植。停止剪苗后进行疏苗,便于商品薯生长,7月上中旬可以收获一定量的商品薯,提早上市。
三、科学育苗
(一)育苗准备。育苗田要选择生茬地或者三年未种植甘薯等旋花科作物的肥沃地块,施足基肥,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4000公斤、复合肥(15-15-15)50公斤。要选择无病、无伤、无冻害湿害的健康夏薯作种薯,最好是用脱毒种薯,能有效减甘薯SPVD病毒等病害。脱毒种薯用10毫克/公斤赤霉素水溶液浸种30分钟,促苗早发;一般种薯要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10分钟。种薯处理后采用平排或斜排法摆放,一般密度为15~20公斤/平方米。排种后浇透水,然后用细土均匀覆盖2~3厘米,最后覆盖透明地膜,地膜与床面要留有一定空隙。
(二)苗床管理。苗床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控制氮肥用量和水分,降低湿度。
1.前期管理。种薯排放后使用酿热丝或覆膜等方式,提高床温到35℃,保持3~4天,然后降至32℃左右,保持3~4天。薯芽出土后,及时去除地膜。拱棚内温度超过35℃时,中午要及时通风,傍晚封闭。
2.中期管理。待苗齐后,选择晴暖天气的上午10时~下午3时,适当打开薄膜通风降温,床温降至25~28℃。干旱时及时浇水,浇水后晾1~2小时后再盖棚膜,防止湿度太大,产生气生根。
3.后期管理。采苗前5~6天浇一次大水,进行低温炼苗。当温度在20℃时,将薄膜全部揭开,做到高温期水不缺,低温炼苗时水不多。每采一次苗追一次肥,每10平方米追施尿素不超过0.25公斤。追肥后立即浇水。
(三)采苗。在离床土面5厘米处高剪苗,防止薯块病菌以及土传病菌通过薯苗带到大田,保留底部1~2片叶,以利于新芽萌发。尽量选择短节间薯苗。更换品种前用2%NaCl浸泡剪刀3~5分钟进行消毒。坚决禁止拔苗栽插,也禁止拔苗后再剪根的操作方式。
(四)壮苗标准。壮苗是指叶片鲜绿、舒展叶7~8片、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肥厚、茎节粗短、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害、株高25厘米左右、苗龄30~35天。春薯苗百株重700克以上、夏薯苗1500克以上。
四、深耕轮作
甘薯高产要求选择土质疏松、耕层深厚、保墒蓄水好、肥力适度的砂土或砂壤土,一般有机质1%~2%、碱解氮含量60~80毫克/公斤、速效磷含量20毫克/公斤以上、速效钾120毫克/公斤以上。甘薯地耕翻能加厚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一般秋冬耕翻深度以25厘米为宜,春耕不能太深,要及早浅耕,随耕随耙,保住底墒。轮作是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甘薯可以和花生、玉米等非旋花科作物轮作,轮作周期1~3年,间隔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减轻甘薯的病害。
五、起垄覆膜
结合耕翻施足底肥,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施入土壤。起垄时要做到垄形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垄土踏实,无大垡和硬心。单行垄距85cm左右,垄高30cm左右。垄向最好是南北走向。起垄同时紧贴表土覆地膜,用土压实,不要有空隙。在垄沟底,膜与膜之间留有间隙,茎叶封垄后在膜面随处扎孔,以利于雨水下渗。栽后覆膜的要注意不要压断薯苗。推荐使用黑色可降解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具有增温、蓄水、保墒、除草、环保作用。有条件实施水肥一体化的,机械起垄覆膜的同时在垄面中间铺设滴灌带。
六、栽植时间
根据种植模式、品种、上市时间等确定栽植和收获时间。栽植时间从3月中旬~6月底,收获时间从7月初~10月底。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当气温稳定在15~16℃、10厘米地温稳定在17~18℃时开始露地栽植。其中,鲜食型春薯可适当晚栽10~15天,过早易感染黑痣病且皮色不鲜艳;夏薯要力争早栽,6月上中旬为宜,越早越好。
七、提高栽插质量
甘薯栽插应选无病壮苗,剔除病苗、弱苗,以保证苗全、苗匀、苗旺。
(一)薯苗处理。可将薯苗基部浸泡在60~80毫克/公斤的α-萘乙酸溶液中10分钟,促进生根,浸苗后立即栽插。薯苗移栽至大田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药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500倍药液浸泡薯苗基部10厘米处8~10分钟,以防治黑斑病;用4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浸苗基部10分钟,以防治茎线虫病。
(二)栽秧深度。甘薯栽秧深度一般以5~7厘米为宜。可采取斜栽或水平栽方式,垄顶斜插秧适宜株距为20厘米左右;垄侧水平插秧,适宜株距为17厘米左右。
(三)化学调控。甘薯生产主要通过提高土壤通气状况、减少氮肥施用量和水分调控等措施控制地上茎叶过旺生长,如果在封垄期(栽后45~60天)出现植株徒长趋势,每亩可用50%的助壮素40毫升或5%烯效唑24~3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施,每隔7~10天喷施1~2次,防止茎叶旺长。采用无人机喷洒时单位面积用药量不变,增加药液浓度。
(四)查苗补苗。栽后一周内对因病虫害或栽植不当造成的死苗选用壮苗及时补栽,生长中期及时中耕除草、禁止翻蔓。
八、合理密度
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是增加甘薯结薯数量、提高薯块整齐度和商品薯率的有效措施。甘薯的栽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栽插时间等因素来确定。一般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密度宜稀,旱薄地宜密,即肥水条件好的地块每亩4000~4500株,丘陵旱薄地每亩4500~5000株;春薯每亩4000~5000株,夏薯比春薯每亩增加200~300株。
九、科学肥水
根据甘薯需肥规律,针对不同的土壤肥力,科学运筹肥水。
(一)施足基肥
1.丘陵旱薄地或砂土地(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50毫克/公斤)。增施有机肥和氮素化肥以及适量磷钾肥作基肥,每亩施用猪粪、鸡粪等含氮丰富的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纯氮(N)8~12公斤,磷肥(P2O5)5公斤左右,钾肥(K2O)20公斤左右,其中,钾肥50%做基肥施用、50%封垄期追施。
2.肥力水平较低的砂壤地(土壤速效氮含量60~80毫克/公斤)。施用含氮较少的有机肥、平衡使用氮磷钾化肥作基肥,每亩施牛、羊粪等有机肥2000~3000公斤,纯氮(N)4~8公斤,磷肥(P2O5)5公斤左右,钾肥(K2O)8~16公斤,其中,钾肥50%做基肥施用、50%封垄期追施。
3.肥力水平较高的砂土或砂壤土,土壤速效氮含量80毫克/公斤以上。采用控氮、增钾的施肥策略,基肥一般不施用氮肥和磷肥,只施用钾肥(K2O)16公斤/亩左右,施用量以将土壤N/K调整到0.5左右为宜,增产效果最好。
(二)肥水管理
1.追肥。要根据地力水平和田间长势追施化肥。田间长势弱的可在栽插后1个月内追施氮肥,尿素每亩不超过7.5公斤,中期高温多雨不宜追肥;地力水平较低、保肥能力差的地块,在封垄期追施钾肥(K2O)5~10公斤;甘薯进入块根迅速膨大期后,为防止茎叶早衰,可用0.5%尿素、2%~3%过磷酸钙、5%草木灰、0.2%磷酸二氢钾等溶液进行根外叶面喷肥,每隔7天喷1次,喷施时间以傍晚为宜。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地块,要根据地力水平、降水情况、甘薯长势等因素确定滴灌次数和肥量。
2.水分管理。有水浇条件甘薯田,在分枝结薯期(栽植后10~30天)浇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有利于增加单株结薯数量和中型薯块比率,提高商品薯率。平原地区一定要注意遇涝及时排水,防止地上部旺长,不仅造成减产,而且也会导致甘薯的品质和口感下降。
(三)水肥一体化的肥水管理。鲜食型甘薯提倡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式,不仅省工省时,又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率和商品薯率。
1.栽后水分管理。栽插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田间滴水。土壤相对含水量≥80%,不需要进行田间滴水;60%≤土壤相对含水量<80%,滴水5m3/亩;40%<土壤相对含水量<60%,滴水10m3/亩;土壤相对含水量≤40%,滴水15m3/亩。
2.栽后20~80天的肥水管理。第一次肥水滴入时间为栽后20天,滴肥量为10公斤/亩腐植酸水溶肥;第二次和第三次肥水滴入时间分别为栽后50天和80天,滴肥量均为10公斤/亩腐植酸水溶肥。视田间墒情,一般总滴水量不超过10m3/亩。
3.注意事项。在施肥桶内将肥料充分搅拌,根据土壤肥力和墒情,一般先滴水20~30分钟,再滴肥,待肥料全部滴入后,再滴水20~30分钟。
4.栽后80天以后肥水管理。栽插80天以后,根据田间降雨情况,进行田间滴水,若持续无降雨,可在栽插后80~120天,进行1~2次田间滴水。
十、防治病虫害
(一)草害。采用垄上覆盖黑色地膜结合沟底喷施除草剂或透明地膜全面喷施除草剂的方法控制草害。甘薯苗栽植后、杂草出苗前(栽植后3~5天),进行土壤封闭,每亩用50%的异丙草胺乳油200~250克,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雾。土壤封闭一个月左右,如果发现有杂草,可选用精喹禾灵等单子叶专用除草剂喷雾,每亩用8.8%精喹禾灵乳油30~5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除单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需要人工拔除。
(二)病虫害。甘薯病虫害的发生对甘薯产量、品质和商品率影响严重。除选用抗病品种、栽植脱毒种苗、合理轮作、高剪苗、药剂浸苗等外,还要密切注意各生育期的病虫害发生。鲜食型品种起垄和栽插时需重点防治茎线虫、蛴螬和金针虫等,尽量选用无线虫的地块种植,曾发过病的重茬地块,每亩可施用2公斤毒死蜱或辛硫磷加20公斤豆饼,豆饼磨碎与毒死蜱或辛硫磷混匀,均匀撒施,然后旋耕、起垄。大田发现黑斑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根据情况,可连续隔7天喷1次,直到根除。
十一、适期收获
我省鲜食甘薯一般在9月份开始收获,霜降前基本收获完毕。做种薯或鲜食用甘薯要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刨,经过田间晾晒,当天下午入窖。要注意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要用塑料周转箱或条筐装运,防止破伤。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wgk/tzgg/tfwj/202303/t20230323_42710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