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从“土专家”到“新农人”
湖北日报评论员程曼诗
走进水网密布的江汉平原,令人惊叹不已的,不仅有被誉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一号工程”的虾稻产业,还有不断引领新潮流的“新农人”。
尤其在众多年龄已经“奔六”的“新农人”身上,记者看到了与过去刻板印象中“出大力流大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截然不同的一面。
他们有的住在城里,早上开着私家车来下田,“通勤”时间半小时;有的每天在手机上密切监控稻田水质,谈起pH值和溶氧量头头是道,很有“专家范”;有的给小龙虾补充乳酸菌、芽孢杆菌等益生菌,让它们“强身健体”,是养殖户中的“养生派”;有的退休后还能领退休金,享受农场里的“高工”待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与传统农民相比,这些“新老农”更加与时俱进、更有创新思维,可谓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我们看到青年返乡任村干部,大学毕业生返乡升级传统产业,企业家返乡延链补链强链,各种外来力量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动力。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更有越来越多的“土专家”“田秀才”也脱颖而出,他们头脑灵活、意识超前,善于学科技、敢于用科技,既有扎实的农业经验和手艺,又加入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技术,展现出来的变革力和创造力,在希望的田野上创造出更多机遇和价值,是湖北近些年培育本土乡村振兴人才的一个生动缩影。
“新农人”之“新”,不局限于年龄和资历,更多在于新视野、新格局、新面貌,还有新农具、新业态、新渠道。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新一辈,无论是“60后”还是“90后”,都对家乡的土地倾注了无限热爱,他们呈现出来的新点子、新技能、新意识,折射出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状态,跟着农村发展的步伐前进,跟着时代发展的脉搏前进,都是当之无愧的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新农人”。
“新农人”是建设美丽乡村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关注“新农人”,更要呵护“兴农梦”。伴随农业由传统到现代的加速转型,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需求,农民这个职业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和期待。农业是一个大舞台,一个广阔无垠、大有可为的舞台,一个不断革新、阔步向前的舞台。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积极破解当前依然存在的一些现实障碍,才能为解答“未来谁来种地”的担忧之问、消除“回不去的故乡”的遗憾之思,提供更多可能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mtksn/202303/t20230321_459497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