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观察 > 正文

北京密云:书写乡村振兴的共富篇章

发布时间:2022-12-23 来源: 北京市农村农业局 作者:佚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区着力提高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质量,一大批农业领域优秀人才汇聚密云,他们在密云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农业产业兴旺、组织强健有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不断提供着人才与智力支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才力量。同时,他们也心怀理想、心系群众,在京郊大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共富篇章。

  回乡创业做电商,帮助村民兴产业

  虽是初冬,北京潼玉华硕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里仍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合作社理事长毛凤玉每天清晨都会来到包装厂房内,与工人们一起仔细核对商品订单、查看产品包装情况、及时反馈客户需求,对产品筛选、包装、运输各个环节精益求精。

  “以前帮父母干活时,看到地里很多老人,他们跪在地上、趴在田间,用心呵护每一株秧苗。每到秋收时节,沿街叫卖自己种的菜、水果、杂粮,一天下来喊破嗓子也卖不上价钱。”毛凤玉是土生土长的密云农村人,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地里干活的他,对密云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也切身体会到了农民劳作的不易。

  起初,毛凤玉在市区工作,经常为朋友、同事代购密云的农产品,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随着代购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他萌生了回家创业,开设网店销售农产品的想法。2013年3月,他注册了第一家淘宝店,刚开始时与爱人每天从早上6点忙到凌晨两三点,各个环节亲力亲为,逐渐把客户积累到1万人左右。

  2016年,毛凤玉成立了北京潼玉华硕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吸纳全区各镇优质农产品进行销售,种类从最初的20多种扩展到200多种。随着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毛凤玉将合作社搬到巨各庄镇后焦家坞村蔬菜园区,结合当地“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将原味西红柿打造为主销产品,为村民拓展销售渠道。2021年底,合作社电商销售平台固定客户达8.5万余人,复购率在85%以上,销售额从2019年的2061万元增长到3353万元,直接带动后焦家坞村及周边种植户340余户。

  今年9月,毛凤玉带领团队参加第六届北京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荣获2022年北京市乡村振兴人才优秀创业项目奖励。如今在密云区,以毛凤玉为代表的电商人才们,已成为推进该区农业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活跃力量。

  扎根一线搞农技,潜心为农破难题

  走进密云区河南寨镇一处果蔬大棚,农户正忙着给西红柿秧掐尖,大棚内硕果累累。看着眼前的景象,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贾东珍露出笑容。

  “我是个地道的农民孩子,从小干农活儿,农民不仅辛苦,收入还非常低。我想通过所学的知识、技术帮助农民,让农民不再那么辛苦,收入也能够有所提高,让农民致富。”1997年,贾东珍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从事农业推广工作。自此,她扎根农业一线,见证了家乡的农业向现代化转变:从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从农业“单打独斗”到农文旅融合,从靠天吃饭到靠“智”丰收,密云的现代农业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员,贾东珍广泛调研,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户生产技术难题。她研发的果类蔬菜越冬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运用,突破季节界限,解决正冬果菜不爱生长的难题。她还大力推广开槽式无土栽培装置,降低生产成本;推广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提升蔬菜品质。

  “贾技术员每月都来为我们培训,帮助我们插秧、播种,传授专业种植技术与病态物的管理方法。在她的帮助下,我们的产量、技术都有提高。”蔬菜种植户张丽荣告诉记者。

  贾东珍深知,技术创新才能带来经济发展。她与同事们一起在河南寨等7个镇引进推广424亩无土栽培种植模式。这些“试验田”里产出的番茄、草莓、水培韭菜等都是她的心头宝。

  为实现密云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他们大力推广“一村一品”种植模式,现已发展番茄、黄瓜等25个专业村。同时,贾东珍还积极推动节水降肥减药技术应用,探索生态种菜模式。在密云全区90%的菜田推广节水栽培、病虫害生物防治,节水降肥减药达到30%以上。

  多年来,贾东珍与区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骨干一道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种温室循环式采暖炉”“开槽式无土栽培装置”等3项专利;荣获“2014年全国农科教推优秀推广专家”荣誉称号;“蔬菜大跨度下沉式日光温室改造项目”“2018年原味番茄试验示范项目”获密云区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优秀创新成果奖,贾东珍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人才力量。

  当好支部带头人,领着乡亲共致富

  套里村是水库移民村,土地匮乏,过去人均几分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然而过去5年间,这个小村庄发生了大变化,村民年人均收入3万多元。村民腰包鼓了,干劲足了,凝聚力更强了,全村干群齐心协力,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如今,全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群众的幸福感满满。

  “穷乡村”变身“绿富美”,靠的是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走上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自2017年,何秀玲担任套里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她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不断创新推动村域经济全面持续发展,真正让农业成为农村的“增色带”、农民的“增收地”。

  为了带着村民共同致富,何秀玲瞄准商机、开拓市场,把越来越多的农户吸引到合作社中来,并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成立了田间学校,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授课,提高菜农的种植技术水平。

  为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何秀玲带领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多方渠道与北京知名蔬菜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式蔬菜种植。并依托多家电商企业签订供应合同,形成了“公司+电商+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产销一体化。

  “我们种植园区是520亩,村里有137栋日光温室,年生产蔬菜300万公斤,蔬菜产量总收入500万元,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现代化装备,已逐步打造为集采摘、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密云菜园套里标准示范园,我们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何秀玲介绍。

  田间指导、拓展市场、创建品牌,何秀玲始终在带领乡亲们致富的道路上奔波着。提起这位村书记,村民纷纷夸赞说好。“我们村有个温馨家园,每月给老年人理发、量血压、测血糖,还有信息群,大事小情都互相帮助、互相解决,解决不了的大队给解决,书记还亲自上门服务,重阳节60岁以上老人也有福利。”对于现在的生活,村民于和平很是满意。

  对于套里村的未来发展,何秀玲思路充分,同时也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自觉用行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好,将我们的蔬菜产业继续做大,村里生活环境再提升、人居环境再整治,把我们村的民宿产业做大,让每一个乡亲都别落下,让大家一起富起来!”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325999388/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