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土地 > 正文

广安市武胜县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2-12-08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武胜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的重要论述,立足发展基础,依托企业支撑,建园区、兴产业、提效益、促增收,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经“桑”之路。蚕桑园区被确定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武胜县被授予“中国蚕桑之乡”称号。

  一、聚焦补链延链,实现产业发展一体化

  坚持产业兴农,推进桑蚕种养、产品加工、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产业全链式深度融合。一是在基地标准上做文章,做大栽桑养蚕。依托武胜蚕桑发展历史沉淀的产业基础,按照“村连线、乡连片”“小业主、大园区”模式,实行“品种引进、土地调形、桑园栽植、蚕棚建设、小蚕共育”5个统一,建成标准化蚕桑基地5万亩、养蚕大棚47万平方米、小蚕共育室1.6万平方米。二是在产品加工上做文章,做精缫丝织绸。支持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建成缫丝、织绸生产线各24条,缫丝能力达9600绪,年产优质生丝500吨、织绸150万米。三是在废弃桑枝上做文章,做优桑枝种菌。引进四川芝皇农业开发公司,投资1.6亿元,建成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桑枝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年资源化利用桑枝4.2万吨,制作桑枝菌棒2000万袋,产值超2亿元。四是在功能拓展上作文章,做深农旅融合。投资1.8亿元建设丝绸文化五星级酒店、桑枝菌科技博览园,串联蚕桑主题公园、桑葚采摘基地、养蚕工厂、桑枝菌制种基地、种菌工厂、丝绸加工园,形成2条以桑、蚕、丝、菌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产业综合效益有效提升,2021年被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二、聚焦提质提效,实现园区生产现代化

  坚持品质立农,推动新技术在基地应用、新装备在企业集中,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桑园管理机械化。建立蚕桑农机服务中心,专门提供农机服务,建成水肥一体化和桑园轨道运输系统,桑园管理综合机械化率达88.2%。二是家蚕饲养工厂化。借智省农科院蚕研所、农机院,开展智能化养蚕示范,共同研发立式循环养蚕设备,装备机器人养蚕机,推广电动蚕架,建成恒温恒湿小蚕共育车间,实现滚动式养蚕。三是丝纺加工自动化。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实施技改项目,全面完成缫丝织绸自动化设备更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自主研发自动混茧、剥茧等装置设备,获国家专利15项。四是产品品牌高端化。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桑茧均获有机农产品认证。“宝珍”牌生丝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并与12个国际著名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产品附加值持续增加。

  三、聚焦联农带农,实现群众增收多元化

  坚持产业富农,推动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构建多重利益联结。一是“公司+农户”带动增收。以2个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群众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建立“订单式”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蚕桑返租倒包,200余户养蚕大户增收20万元以上。推行桑枝菌分散种养,7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基地+农户”自主创收。定期开展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优先返聘流转土地农户入园就业,5200余名群众人均务工增收8000元以上。鼓励零散养蚕,1700余户农户增收1万元以上。利用桑园夏伐、冬管特性,引导农户间作夏大豆、秋洋芋等作物,扩面增粮,每亩增收1200元。三是“集体+农户”分红促收。蚕桑基地核心区6个村组建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投资1000万元,建成智能化小蚕共育室、桑枝菌种养基地,6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将超过300万元,纯收入将按50%比例分红。四是“保险+兜底”稳价保收。出台保险补助政策,按70%比例对桑园、桑蚕养殖保险费进行补助,降低产业风险。政府和龙头企业各出资500万元,建立产业风险基金,市场行情低迷时,实行保护价收购,全力保护群众利益。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10/26/deb541550ae6484bae03579da8d20b2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