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动态 > 正文

重庆应急测绘全力保障山火扑救纪实 勠力守护家园

发布时间:2022-09-09 来源: "自然资源部 作者:佚名

  

  今年夏季,山城大地高温炙烤,山火肆虐,考验着政府的应对能力,也牵动着每一位市民的心。8月26日,重庆全市火场所有明火全部扑灭,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困难时刻显担当,危机面前见行动。山火扑灭的背后,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等测绘科技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重庆市先后调度了40多颗卫星的遥感图像,共制作超过200张专题地图,为山火扑救提供了有力支撑。

  闻令而动,打响应急测绘“保卫战”

  8月21日晚,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突发山火的视频在朋友圈被迅速转发,熊熊烈火令人揪心。“23时50分,我们接到支援命令后,立即启动应急测绘响应,组织技术骨干迅速赶往起火点。”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22日凌晨2点,测绘应急救援队已携带着火点附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大比例尺地形图等重要测绘数据到达火灾现场,马不停蹄地展开技术支撑工作。

  山火肆虐,不分昼夜,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一调度下,重庆市勘测院随即成立北碚山火救援支撑保障组,在山火救援前线总指挥部、一线指挥点分别派驻骨干人员提供应急保障,在院总部和北碚分院实行24小时在岗在线工作制度。

  8月23日中午,一线指挥点传来消息,为保障某片区山下水源能够及时输送给一线消防员,需要紧急开挖一条施工便道。为了尽快给施工方案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数据,测绘技术人员立即搭乘志愿者的摩托车,第一时间将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周边地下管线等重要基础资料送达位于山中的指挥点。

  连续5天5夜,应急测绘团队始终坚守山火一线,制作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战图,为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支撑了现场指挥部署、灾害研判。同样,在涪陵区,测绘技术团队也是24小时坚守在一线指挥部提供技术保障,直到山火被完全扑灭。

  无人机卫星齐上阵,应急数据支撑灭火调度

  面对熊熊山火,人们的视线受到树木、山坡等阻挡,扑救难度很大。测绘专业无人机却可以在数百米高度拍摄、扫描火场地形,并通过5G网络迅速回传影像。8月17日起,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派出4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携带3架专业无人机,先后奔赴涪陵、江津、巴南等地的多个火场,飞行超过50架次,顶着高温采集、处理现场数据。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遥感所所长丁忆介绍,这些影像经过测绘人员处理,就能形成三维地形图、720°全景图等,全方位呈现火场火情、人员分布、隔离带挖掘进度等信息。

  而在更大的地理尺度上,卫星遥感图像能充当“天眼”,一图呈现一个行政区乃至全市的火场状况。丁忆介绍,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市先后调度了高分一号、高分六号、北京二号、吉林一号等40多颗卫星的遥感图像,生成全市火点图、火情走势图等,为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提供了精确、及时的决策支持。

  记者了解到,8月21日下午,巴南区界石镇新玉村所辖山林发生火灾。经过数日奋战,8月25日,全线明火被扑灭。期间,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中心逐日更新过火范围图、火场走势分析图等。“从图上可以看出,火场地形山高坡陡,甚至有悬崖峭壁,人工挖掘的隔离带可能无法完全合围,灭火难度较大。”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在过去,这些情况可能要等隔离带开挖后才能发现。然而,借助三维地形图,无论是崎岖的山体,还是山中的输电铁塔、水塘、民房、公路等设施都能精确呈现,为救火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8月17日至8月27日,技术团队加班加点,共制作超过200张专题地图,及时保障了隔离带挖掘、取水点设置、人力物力调配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同时,现场应急指挥部依据专业地图,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灭火路线,让灭火更加高效、人员安全更有保障。

  明火虽灭,测绘保障仍在继续

  经过多方连续奋战,8月26日,重庆多地火场明火已相继扑灭。

  “虽然明火已扑灭,但我们的工作并未结束。”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系统总结、推演、研究,加快推动遥感卫星监测在森林防火巡防的有效应用,有效利用卫星,通过红外遥感技术监测森林地表温度的变化。一旦发生火情,地表温度急速升高,监测系统可以报警,从而进一步提升响应的速度和空间精度。

  目前,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正在与南岸区林业局联手进行南山森林防火巡防。通过无人机开展应急测绘视频采集、实时投屏、喊话照明等,及时巡查南山片区森林防火卡点。一旦低空视频画面有火点与浓烟信息,能智能快速识别与精准定位。

  同时,该局还将迅速启动过火区域及临时隔离带的灾后修复利用研究论证工作,立足规划自然资源部门职责,依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支撑,坚持生态优先,坚持民生导向,立足长远,防患于未“燃”,会同林业、应急等多部门,做好修复利用后续工作。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ch/202209/t20220909_27588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