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乡村变美焕新颜 环境整治示范村
渔儿沟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办事处良乡卫星城中心,距房山区政府西约800米,距京石高速路出口约1000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渔儿沟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的明代,村东与行宫接壤,历来是帝王将相南巡必经之路,自古就有皇差大道之称。村西有用烟火为皇帝报信的墩台,已年久无存。
渔儿沟村多年来被授予“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首都文明村”、“北京市卫生村”、“北京市敬老先进村”、“首都交通文明示范村”、“五好村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村”、“计划生育示范村”、“北京市生态文明村”、“房山区文明村标兵”、“北京市妇联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先进村民委员会”等市、区、街道颁发的各种奖杯、奖牌、荣誉证书等百余项荣誉。
渔儿沟村棚改回迁楼
党建+民生,回迁上楼圆百姓“安居梦”
“外扒皮、板打墙、四合院、小平房、纸糊窗”都曾是渔儿沟村民们的生活写照。为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渔儿沟村先后开发四期平房,为村民建院落105户。随着村内经济的发展和村民们日渐增多的“上楼安置”愿景,2000年伊始,渔儿沟村新建7栋楼房名为政通西里小区,小区的建立让村民住房由平面逐步走向立体,也为渔儿沟村的小区化建设打下了基础。为让更多村民上楼,2000-2007年间渔儿沟先后经过4次危旧房改造工程,投资上亿元,为村民建设回迁楼11万余平米。2017年,渔儿沟棚户区改造项目被列为区重点项目,经区委区政府、拱辰街道及渔儿沟村多方努力下,渔儿沟回迁房主体已全部建成,待室外工程竣工及主体验收后,可让全部村民都能实现上楼梦、安居梦。
拆除落地治理后
党建+生态,打造和谐宜居“新家园”
一是找准村民“痛点”,打造花园式村庄。“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污水到处流,走路摔跟头”是渔儿沟村民过去常说的两句话,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不完善、私搭乱建多、侵街占道严重等等都是村民的“痛点”。随着经济发展,村民陆续回迁上楼,渔儿沟村党支部也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村内环境的改善上。为建设花园式村庄,渔儿沟村委先从影响村貌、对沟边村民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的“龙须沟”治起,不仅铺设了地下管道,填沟盖土,还在上面植树栽花,让“大难题”有了“好答案”。与此同时,街心公园、道路绿化、夜间亮化等工程也在加快推进。2019年,渔儿沟成功打造水文化带,周边栽种上绿植,让村民在家门口也能有看得到的“绿水青山”。现如今,村民们用“诗画”一词形容渔儿沟村貌,有村民曾写诗“柏油马路平又光 ,绿树成荫花草香,夜晚彩灯明又亮,多彩的村庄如画廊。”
渔儿沟村环境卫生月活动现场
二是“一队、一制、一条街”,“高颜值”常态长效。一方面,渔儿沟村专门成立了包含6-7位由本村村民及专业人员构成的治安队,每天负责巡逻辖区治安环境、规范小区停车秩序,及时处理巡逻过程中发现的垃圾等问题,同时村委会也会每日安排专业人员不定期巡查督查环境,达到小区环境“有人管、有人看、有人监管”的目的。另一方面,渔儿沟村实施门前三包制度,村民们分户承包自己家门前的环境,让每家每户门口都能干净、整齐。此外,渔儿沟村建设了一条延续了10多年的“党员一条街”,党员们定期进行清理打扫,在党员们的示范带头下,不少村民也会自发加入到小区环境整治中,共护、共管、共享美丽家园。
渔儿沟村垃圾不落地——定点回收垃圾车
三是垃圾不落地,环境再升级。为了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改善村民居民生活环境,渔儿沟党支部积极开展垃圾不落地工作,党支部多次组织班子成员和各物业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村中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对各小区的孤寡老人、行动不便人员和空巢老人进行登记,由物业设专人对以上人员进行入户指导,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区域全覆盖,人员全覆盖。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村中党员在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的同时深入各小区投递现场,协助做好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工作。此外,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对党员垃圾分类知识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党员,可以进入群众中进行指导。
乡村振兴是个长远工程、系统工程。回顾渔儿沟村从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文化建设、治理能力等多方面的探索,不难发现其中的每一步都不是休止符,每一阶段的形势、任务都不尽相同。今天渔儿沟村百姓的幸福生活无不是靠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向着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的方向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只要现实担当的初心不变、信念不变,乡村振兴的画卷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去绘好、绘美。
主题当日活动——村两委及村民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活动
渔儿沟村不论是从平房改造还是回迁上楼,始终没有放下为村民改善环境、巩固环境整治的工作。在渔儿沟村,专门设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宣传墙,为的也是让村民们能够感受到生存环境改善的同时,享受到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水系、公园、从未间断的环境整治行动,始终在用优美的环境激发村民参与共护、共管、共治美好家园建设当中。曾经的建材厂、塑料袋厂、小区内的商业街不见了,转而增多的是更多的村民娱乐健身场所、绿树成荫的村域景观,产业实现了绿色升级,村民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最大实惠。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325893468/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加大科技引领 促进蚕业提质增效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