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农眼”监测让水稻种植更智慧

发布时间:2022-07-29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到了植保关键期,得勤盯着点!”在九台区上河湾镇三道村的士军种植家庭农场,一大早没下田的农场主赵士军正摆弄手机,“我这可不是在聊天,而是在利用物联网巡视稻田。”通过屏幕,只见农田里的光照、土壤、温度、湿度、降水量等信息一览无余。动动手指,点开信息化平台上的功能分区,农田气象信息反馈、作物生长实时监测,病虫害远程诊断……一系列物联网技术映入眼帘,一场生态农业的“智能秀”就此上演。

  “这就是智慧监测,3组设备实现135公顷稻田全覆盖。经过物联网运算,有没有病虫害发生,是否需要用药,农作物生长所需尽在掌握。”对于今年的田间管理,赵士军信心十足,“农田里有了监测设备,我们不再盲目用肥、用药,依靠大数据可以减量20%以上。”这正是“智能监测站”带来的改变,通过高清影像和监测数据,将更科学地预判识别农业生产风险。

  那么,“智能监测站”又是如何采集影像和数据的?穿行在士军农场的农田里,一股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高处的虫情测报仪、环境气象监测站、孢子捕捉仪全天守候。利用大田物联网系统,“智能监测站”安装了土壤传感器、360度高清摄像头、微型气象站、虫情测报灯等智能装置,远程采集农田作物的影像资料以及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传输至平台。

  中午时分,农田2号监测站向赵士军的手机发来风力提醒。“别看设备不大,可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妥善处理提醒后,他向记者介绍起“智能监测站”的厉害之处,“种水稻最怕的就是病虫害,以前每到这时候,都担忧得睡不好觉,现在物联网随时通报、提醒环境信息,可以提前防治病虫害。今年插秧后,‘智能监测站’及时发现了部分水稻有潜叶蝇虫害的征兆,我们立即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为农场避免了损失。”

  如今,借助物联网技术,士军种植家庭农场根据作物土壤情况、农田数据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为农产品建立起“绿色履历”,生成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了水稻的绿色品质。

  “咱家的水稻能拿到绿色认证,有智能检测不少的功劳。”赵士军说,提升农产品数字化监测预警能力,农场将农田管理从“见虫打药、见病喷药”向“预防病虫、精准防控”转变,确保农药适时施用、高效利用。

  人在屋中坐,尽知田园事。基于智能监测系统的平台共享模式,通过物联网实时获取、收集、分析农作物数据,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等问题,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农业发展前景。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监测预报是植保绿色发展、农药减量使用的主要手段。这些数据将成为农业科研在植物生理生态、选种育种、节水灌溉、防控病虫危害等研究方向的基础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207/t20220729_85263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