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模式制约 双辽市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走进双辽市百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区,沃野良田映入眼帘。连片玉米地此起彼伏,绿浪盈盈,狭长的玉米叶子像绿色的绸带,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起舞,仿佛竞相散溢着丰收在即的喜悦。
“粮”来自于良田、良技,千里沃土藏着食粮,藏着丰收和希望;科技之光点亮粮食生产,点亮全面小康。为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快速发展,双辽根据历史记录、农民反馈,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下大力气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全面推进实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肥力、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目标。如今,双辽市实行保护性耕作覆盖面积已达到95%。
科学确定思路 突破发展瓶颈
从2005年开始,双辽开始试验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先后建立了11个示范点,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农民环保意识差、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为了减少秸秆清运费用、耕作方便而焚烧秸秆;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型、轻型悬挂式免耕播种机播种质量不理想,秸秆覆盖情况下无法有效播种,导致农民不认可。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尤其是在新式重型免耕播种机投入使用后,双辽将新一轮技术推广的思路确定为“四个必须”,即:必须使用高端机具,必须坚持更高标准,必须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必须强化细致的指导培训,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引导群众主动要求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古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有“秸秆还田促增长”,双辽市改良土壤质量,将秸秆变废为宝。“秸秆还田好处多多,不仅提升保苗抗旱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使粮食增产,还减少人工成本,每亩可节约作业成本80元以上。”双辽市农机总站站长陈军介绍。秸秆还田破解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这10年里,双辽市部分盐碱地通过保护性耕作方式实现了产量翻番,今年预计每公顷产量2万7千斤。
强化组织领导 精准引领到位
为确保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良好效果,双辽成立了组织协调、技术指导、推广服务三个工作组,既协调联动,又各司其职,做到了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保证工作有人干、技术有人教、质量有人看、标准有人查、服务有人管,形成了上至政府、部门,下至乡镇、村屯、农户的无缝覆盖网络。近几年来,依托“阳光工程”等平台,累计开展41期专题培训,培训农民达3500余人次。同时先后在双山、那木等11个乡镇35个行政村建立了50个示范点,兼容了合作社、农机大户、整屯整村等不同类型,并且通过现场教学、现场观摩、示范点跟踪报道等措施,有效激发了技术空白区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更多农民和各级干部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加快推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步伐。
双辽市在政策扶持力度上狠下功夫,一方面是购置重型纯免耕播种机的农户,在购机补贴办理中给予最高优先权和补贴资金的绝对保证。另一方面是对示范点的农机大户、合作组织在享受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再利用省农机化推广补助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补助,有效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从2010年开始,已经累计投入补贴资金3690万元。同时,双辽市充分利用省级发展农业生产补贴资金,先后发放保护性耕作作业补贴8000多万元。通过政策扶持、正确引导,短短几年时间里,全市重型牵引式免耕播种机总量已达到1500多台,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面积达到150万亩,为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有力保障。
早在2009年,双辽市就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命名为“双辽市沃土肥田工程”;2011年成立了由分管副市级领导牵头,农机、财政等部门和各乡镇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直接带领各村做好推广工作,重点是组织技术空白区群众现场观摩、现场学习,让群众看到技术优势带来的效益。通过持续发力,双辽市的免耕和保护性耕作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全市免耕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服务普遍推开;2015年,做到了服务范围无死角;2016年,实现了大范围大面积推进;到2018年实现了双辽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全面铺开无死角,政府的强力推动,有效加快了双辽市保护性耕作发展的进程。
扎实开展工作 保证推广成效
近十年来,双辽市的保护性耕作从免费作业“没人理”到有偿服务“排长队”,推广工作先后经历了“攻坚克难的示范起步阶段,探索提高的巩固基础阶段,渐入佳境的蓬勃发展阶段”,目前,双辽市在培育出整乡整村和整屯三级不同规模示范样板的基础上,扶持发展了“公司+合作社+农户”、代耕服务和“以粮代租”托管经营形式的作业服务队伍,有15个乡镇街、80%以上的村实现了整体推进,其中那木乡、双山镇等十个乡镇的数十个村的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了本村耕地面积的95%以上,有些村达到了100%。通过近几年的实地观测发现,双辽已经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土壤耕层含水率明显提高,土壤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年不见的蚯蚓大量出现,土地肥力明显提高,并且秸秆焚烧不再盛行,春季扬尘和“风包地”明显减少,春旱种地不再犯难,实现了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下一步,双辽市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科学整合技术力量,通过示范基地打造精品亮点,研究和总结保护性耕作新模式,提升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品质和深度,努力把双辽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区,为实现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双辽力量。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207/t20220720_85163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通化市: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