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国际粮价高位波动 专家:中国稳粮价举措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2-06-28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段时间以来,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引发关注。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发布的数据,截至5月28日,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粮食的出口限制令,品类包括小麦、玉米、面粉、西红柿、植物油、豆类等。

  那么,20多个国家打响“粮食保卫战”对中国影响多大?我国粮食价格为何能保持整体平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义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5月份我国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仅增长了3.2%。他表示,我国中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归根结底是我国建立了强有力的粮食保供稳价机制和政策措施。

  当前,保障粮食安全成为维护经济大盘稳定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此,张义博介绍,我国稳粮价的做法和成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好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等。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标准线,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为稳定粮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缓解种粮成本上升压力。“生产成本决定粮价,还会通过挤压种粮收益影响粮食稳定供给。”张义博表示,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不断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推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扶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了种粮农民收益。

  他同时表示,针对近期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及时建立了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部署投放国家钾肥储备,中央财政两次下达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农资补贴,减轻了种粮成本上升压力。

  截至2021年,全国连续8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7.4亿亩以上,当前农户种粮意愿平稳,2022年全国春播粮食面积约9.4亿亩,同比略增,有助于形成粮价稳定预期。

  三是优化粮食市场调控机制。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粮食安全和市场形势,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储备能力建设,推广绿色储粮技术,粮食完好仓容超过1.3万亿斤。

  同时,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有效发挥中央储备粮“压舱石”和地方储备粮“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收购,基本形成了中央储备、地方储备与社会责任储备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粮食储备结构。

  张义博称,当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充足,小麦、稻谷库存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叠加政策性粮食持续投放,能够有效平抑粮食市场波动。

  四是健全粮食现代流通体系。张义博认为,粮食流通和应急保障水平直接影响粮食市场稳定。为适应我国粮食跨省流通增长需要,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外部冲击,我国着力提高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

  具体而言,建立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完善“两横、六纵”粮食物流八大通道,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格局,推进粮食物流四散化、信息化、标准化发展,提升了粮食物流效率;改造建设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强化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形成了中央、省、市、县的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

  “当前,我国年度粮食跨省物流能力超过2.5亿吨,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确保了人民群众粮食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张义博说。

  五是防范国际粮价传导风险。“国际粮价会通过进口渠道传导影响国内粮价。”张义博分析称,近年来,我国每年粮食进口规模都保持在1亿吨以上。

  他同时表示,为了阻断国际粮价的输入性影响,我国着力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与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粮食和农业多双边合作协议,培育发展国际大粮商,严厉打击资本恶意炒作、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另外,还加强小麦、大米、玉米进口配额管理,积极参与东盟与中日韩10+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构筑了防范国际粮价冲击的“防火墙”。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206/t20220627_593975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