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2022年夏播农作物种子供应充足 价格整体稳定

发布时间:2022-06-11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当前,春播供种已经结束,夏播作物种子销售正值高峰末期。2月以来疫情多点散发,对部分地区种子流通销售造成一定影响,但在各级管理部门积极协调下,通过线上销售,“点对点、零接触”配送等方式,有效缓解了疫情对种子运输的影响,保障了夏播种子有序供应。据全国农技中心种情监测,截至5月底,夏播作物种子入户率超70%,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各区域种子市场销售平稳、安全有序,大豆供种结构性缺口均已调剂解决,夏玉米、中稻、晚稻种子供货量充足、价格整体稳定。

  夏播农作物种子供应充足,大田生产用种有保障

  ——大豆供种结构性缺口已调剂完毕。前期调度显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及西南、西北大豆区商品种子供应总量约1.4亿公斤,种子供应总数与需求量基本持平,内蒙、甘肃、陕西、山西等10省(区)可能存在品种结构性缺口。据最新调度,通过跨省调入种源、协调农民选用自留种等方法,上述10省(区)中,内蒙、安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苏、云南8省(区)品种结构性缺口均已全部补平,甘肃陇南、贵州仍有少部分种源已经联系完毕,正在调运途中,其余种源均已落实到位。目前全国大田大豆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种源供应有保障。

  ——除大豆外的夏播作物种子供应充足有余。夏玉米商品种子用量超4亿公斤,总供种量5.5亿公斤,超出需求量1.5亿公斤,种子供需比率138%。杂交中稻商品种子用量约1.45亿公斤、总供种量2亿公斤,种子供需比率约139%;杂交晚稻商品种子用量约0.47亿公斤、总供种量0.8亿公斤,种子供应偏松、供需比率约170%。常规中稻、常规晚稻、黄河与长江流域棉花、黄淮流域花生商品种子需求量分别为2.22亿公斤、0.58亿公斤、485万公斤、4.34亿公斤,供种量分别为3.90亿公斤、0.82亿公斤、709万公斤和5.57亿公斤,均能满足本季农业生产用种需求。

  夏播区种子市场启动早,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夏大豆、南方中晚稻种子入户率高于去年同期。截至5月底,夏播作物种子入户率超70%,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黄淮海区夏玉米种子入户率约75%,同比持平;南方单季中晚稻种子入户率约95%,同比略增5个百分点,双季晚稻种子入户率约45%,同比持平;黄淮及长江流域夏大豆种子入户率约60%,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黄淮及长江流域棉花、花生种子入户率均超90%,与去年持平。

  ——夏玉米、杂交晚稻、夏大豆种子价格同比增长,其余作物价格稳定。全国种子市场观察点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黄淮海区夏玉米每公斤种子平均价格为29.56元、同比增长12.1%。杂交中稻每公斤种子平均价格为73.89元,同比持平;杂交晚稻每公斤种子平均价格为70.24元、同比增长6.6%。常规中稻、常规晚稻每公斤种子平均价格为10.04元和12.74元、同比分别增长3.49%和4.68%。夏大豆每公斤种子平均价格为13.03元,同比增长19.4%。黄河与长江流域常规棉每公斤种子平均价格为27.42元,同比持平。黄淮流域花生每公斤种子平均价格为12.04元,同比持平。

  ——黄淮海区抗锈病玉米销量上扬,南方双季稻区杂交稻占比提升。受农产品与农资成本上涨、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影响,农民购种更加关注品种特性与种粮收益,市场销售呈两极化趋势,稳产优质品种价格保持高位且供不应求,滞销品种降价销售效果仍不理想。黄淮海夏玉米区,除产量和品质外,农户对品种抗病与抗倒表现格外关注,如高抗南方锈病的沃玉3号、高抗茎腐病的鲁单818等品种销售走俏。南方稻区,近两年来优质常规稻难以实现优质优价,种子销量同比下降,杂交稻因产量与品质结合较好,市场份额占比增加。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206/t20220610_592786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