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观察 > 正文

北京海淀:百年玉巴达杏迎来采摘上市

发布时间:2022-06-03 来源: 北京市农村农业局 作者:佚名

  

  杏是我国栽培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果树之一,春秋时期的《管子》中已有“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的记载。老北京有句农谚:农历五月,杏黄麦熟。当年,每到夏初,金、白、红杏儿,酸甜口儿的杏子成熟的时候,老北京的胡同里都会传来卖杏的吆喝声:“杏儿嘞,甜的嘞,酸了还要管换的嘞……”

  海淀区杏树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卧佛寺面面皆杏花、杏树可十万株,此香山第一圣处也”。而在距离香山不远处,海淀区西山东麓,那里三面环山形成一个C型山洼,这里的自然地理环境非常适宜杏树生长,北京有名的“贡杏”——海淀玉巴达杏便落户在这里,“玉巴达”在满语中是好吃的意思,就是好吃的杏。天然的山泉浇灌出玉巴达杏独特浓郁的风味,口感香甜爽口。海淀玉巴达杏根据个头又分为大、小玉巴达, 其中小玉巴达杏品质最好。

  
硕果累累的玉巴达杏

  据了解,2014年“海淀玉巴达杏”通过原农业部的评审,获地理标志登记,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这是海淀区第一个地标农产品。目前,区农科所为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海淀苏家坨镇七王坟村、西埠头村、车耳营村、草厂村,西北旺镇冷泉村以及温泉镇白家疃村等16个村都有种植玉巴达杏,其中以七王坟村的种植规模最大,截至目前,海淀区玉巴达杏种植面积共有3000余亩,年产量约1000吨。

  眼下正是杏肥麦黄时,也是采摘玉巴达杏的最好时节,从现在起到6月下旬是玉巴达杏的采摘期。站在七王坟村杏园的最高点向远处望去,一派丰收景象。累累杏子压弯了枝头,一颗颗珠圆玉润,红白相间透着丝丝馨香,沁人心脾,让人忍不住就想摘下一颗尝尝。据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郑禾介绍,玉巴达杏不仅颜值高、口感好,营养价值也很高,维生素含量丰富,成熟时果肉细腻、柔软多汁、沙瓤,不会出现酸涩味道。

  杏园中一棵硕大的老杏树尤其引人注目。这是一颗有百年树龄的杏树,历经上百年的沧桑,这棵老树依旧枝繁叶茂,果实丰厚。据郑禾介绍,杏树是长寿树种,现在海淀保存下来的生长百年以上的老玉巴达杏树有50余棵,仍然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生生不息。从2013年起,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启动了海淀杏产业提升项目,寻找百年杏树,收集挖掘杏树传奇与故事传说,为百年杏树挂牌,开展保护工作。

  目前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与原产地保护园签订了生产管理保护协议,并对百年以上杏树进行GPS定位,实施挂牌保护并进行精细化管理。全区杏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提高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为目的按需定制,减少化肥,增施有机肥,同时推广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或者不用化学农药。

  玉巴达杏虽然好吃,但是时令性很强,熟透的只能存两天,无法大批运输,采摘是最好方式。而玉巴达杏的整个成熟周期也只有半个月左右,这就意味着,错过了这段时间,要是再想吃玉巴达杏就只能等来年了。较短的采摘周期及不耐储存的特性大大降低了玉巴达杏的经济效益,使得其亩产收益要远低于种植樱桃等其他果品,这也是近年来玉巴达杏种植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自2019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各区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旨在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和全程数字化。

  郑禾表示,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将在继续推动玉巴达杏的品种保护、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知道玉巴达这样一个名优老品种,老口味,吸引更多的人在成熟期前来采摘,为果农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农栽植的积极性。下一步,服务中心计划打造一个占地数十亩的玉巴达杏保护园,挖掘玉巴达杏相关附属文化,以此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325854313/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