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应用 > 正文

灵山鱼苗“游”向全国

发布时间:2022-05-31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5月20日,记者走在灵山县佛子镇的乡间小路上,举目望去,一个个方型鱼池格外显眼,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水面上,池面泛起了点点涟漪。鱼池边,养殖户们正将饲料撒入鱼塘,引得成群的鱼儿跃出水面,争相抢食,很是壮观。

  灵山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季气候区,气候暖和,雨量充沛,有着鱼苗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年来,该县瞄准鱼苗市场发展前景,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培育壮大鱼苗孵化特色优势产业,一尾尾鱼苗带旺了乡村产业,促乡村振兴,助农民致富。目前,灵山年均产淡水鱼水花约1000亿尾,各种规格鱼苗畅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1.5亿元。

  A 聚力培育特色水产

  在佛子镇灵东水库大坝底的灵山县桥宇水产养殖场,鱼苗技术员刘海婵穿着防水服跳进蓄水池中,拿起大盆将种鱼装起,在工人的帮助下给鱼注射“催情针”人工助产,以提高繁殖率。“近期是原种场最忙碌的时期之一,鲤鱼、草鱼、鳙鱼等都需要人工助产。”刘海婵说。

  鱼苗是渔业发展的基础,灵山县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和农民孵化鱼苗技术优势,把孵化鱼苗作为灵山特色产业来抓,推动养渔业发展。

  “我们正在整合以佛子镇为核心,拓展平山、石塘、灵城、三海等镇(街道),推动全县鱼苗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灵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县里成立了发展鱼苗产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确保鱼苗产业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该县计划投入3亿元建设鱼苗产业园,第一期已经投入700万元。力争在3年内,打造年产值15亿元以上的鱼苗产业园区。

  B 革新技术开拓市场

  “近年来,不少全国各地的养殖户都来我的养殖场学习交流鱼苗繁殖技术。”灵山县桂东水产孵化养殖场负责人周世良说。

  9年前,为了寻找理想的鱼苗孵化养殖基地,周世良辗转全区各地考察,最终选址在灵山佛子镇投资建设占地面积85亩的桂东水产孵化养殖场,主要开展四大家鱼和桂花鱼、禾花鱼的养殖孵化。去年养殖场年产鱼苗100多亿尾,销售产值500多万元。

  “水源和水质是鱼苗产业发展的基础,佛子镇山泉水非常适宜鱼苗孵化繁殖。”周世良介绍,经过上千次的实验,摸索出新的配方,掌握了全国少有的人工低温孵化鱼苗技术。“现在全国大部分养殖场在18℃至20℃的环境孵化鱼苗,我们可以在低至13℃的环境下孵化,且入塘成活率较高。”

  灵山县渔业协会会长黄忠实介绍,早在1986年,灵山就突破草鱼一年多次繁殖技术,随后,鲢鱼、鳙鱼、鲮鱼、淡水白鲳等一年多次繁殖也相继取得成功。一直以来,灵山县鱼苗繁殖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青鱼的繁殖技术更是独树一帜。近年来,随着繁育品种不断拓展,名优濒危、土著鱼种的繁育技术也获得了突破,得到自治区水科院的肯定。

  在佛子镇的龙渊村,这里因空气清新、风景秀丽,如今已成为了灵山县培育珍稀土著鱼苗的主产地。“我们为百色、云南文山、贵州兴义等地提供多品种、多批次的珍稀土著鱼苗,在全国市场占比较大。”黄忠实说,随着行业的发展,灵山鱼苗从业人员到县外甚至区外从事鱼苗繁育的现象不断增多。

  C 小鱼苗孵出大产业

  位于该县灵东水库大坝底的桥宇水产养殖场,是广西主要禾花鲤鱼苗孵化养殖场。养殖场工人梁先生告诉记者,每逢鱼苗旺季,养殖场从凌晨4时起就开始忙碌,等候运输的车辆排成长龙,工人们加班加点打包鱼苗。

  “养殖场鲤鱼(禾花鲤、建鲤等)孵化技术过硬,一年四季都可以孵化,为广西主要禾花鲤鱼苗孵化养殖场,每年鱼苗繁殖生产季节都有大批外地客商慕名而来。”养殖场负责人刘海敏介绍,他们孵化的鱼苗主要销往广西本地及广东、北京、新疆、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随着产业链的增强,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户获得感也随之增强。目前,该县共有鱼苗繁育场80多家,带动周边2000多户1万多人从事鱼苗产业,人均养殖鱼苗年收入3万多元。

  据统计,随着灵山县渔业经济发展,成品鱼年产量达4.5万吨以上,每年可为市场提供优质鱼肉加工食品20万吨以上。不仅如此,该县还大力发展生态鱼乡村旅游产业,以旅游业带动渔业经济转型提升,去年,共接待游客900多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近百亿元。

  如今,灵山做活了特色鱼产业,搅“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正带领老百姓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cyfp/t1194029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