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陈志勇出席“喜迎党代会 荆楚谱新篇”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近年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情况

发布时间:2022-05-19 来源: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5-16

  嘉宾: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何光;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张建文;省民政厅副厅长赵显富;省住建厅副厅长金涛;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志勇。

  内容: 5月1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喜迎党代会  荆楚谱新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近年来湖北省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情况。

  全文如下: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学龙:

  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中共湖北省委新闻发布会。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于6月召开,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迎接这一盛会开幕,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连续举办“喜迎党代会 荆楚谱新篇”省委系列新闻发布会,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湖北五年以来各方面的建设发展情况。

  今天,是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场,专题介绍近年来全省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情况。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委组织部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何光同志;

  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张建文同志;

  省民政厅副厅长赵显富同志;

  省住建厅副厅长金涛同志;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志勇同志;

  首先,请何光同志介绍我省近年来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情况。

  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何光: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我向大家介绍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情况。

  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北的“必答题”。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党建引领、深化制度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改革创新,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这里,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把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作为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

  省委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一是加强系统谋划部署。省委先后出台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等系列文件,构建起“四梁八柱”政策体系。二是坚持“五级书记”抓治理。省领导带头领办万名大学生村医配备、万个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等重点项目,示范带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建立联系点,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三是建立专项机制推进。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形成“一盘棋”格局,大抓党建、大抓基层、大抓治理的导向更加鲜明。

  第二,突出党建引领,健全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

  积极稳慎推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确保党领导基层治理有力有效。一是构建简约高效的街道(乡镇)管理体制。建立“两清单一目录”,组建“四办三中心”,跨层级调剂1.1万多个行政编和事业编,推动“一个平台管服务、一张网格管治理、一支队伍管执法”。巩固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街道(乡镇)逐步从“行政末梢”向“治理枢纽”转变。二是健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机制。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分别达99.4%、99.8%。建立基层治理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实行村(社区)各类组织负责人向党组织定期报告工作。深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方联动”,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成为党领导下的重要治理力量。三是建立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机制。坚持党建带群建,推动实施青年志愿服务社区计划,培育巾帼志愿服务品牌。推行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到街道社区报备制度,建设“江城蜂巢”“红色驿站”等服务阵地,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第三,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集聚

  持续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推进、整体提升”工作,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一是健全基层治理架构。完善“社区(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塆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架构。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组建333个街道“大工委”、3648个社区“大党委”。二是建强基层治理骨干。在社区,全面推行“四岗十八级”岗位序列,3.6万多名社区工作者纳入规范管理。546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聘为事业编制人员,2493名享受事业岗位待遇。在农村,选拔933名“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持续选派驻村工作队1.2万支、驻村干部4.26万人。高质量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分别降至44.3岁、42.9岁,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提升至47.7%、88%。实施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推动基层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三是强化基层治理保障。全面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制度,村平运转经费每年23万元,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每年不少于10万元。统筹整合财政等资金33亿元,扶持3770个村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高标准建设101个红色美丽村庄。四是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全面推行“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全省1.1万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联系4835个社区,104万名党员干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建立“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党员)接单”机制,推行“认岗认事认亲”和组团服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激发自治活力。全面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依法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实施村(居)事务阳光工程,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更加积极主动。二是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全面推行“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三是注重德治教化。深入实施“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行动,经常性开展“道德讲堂”“初心课堂”活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作用,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氛围日益浓厚。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省委开展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学龙: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湖北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湖北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刚刚您也提到了我省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请问我们是如何建好用好红色美丽村庄的?

  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何光: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湖北是红色沃土、英雄之地,红色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建设红色美丽村庄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统筹整合各方资源,精心打造101个红色美丽村庄。去年中组部、中央网信办开展“走进红色美丽村庄”主题宣传活动,专题报道了湖北的做法和成效。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建好用好红色美丽村庄的。

  第一,建强红色堡垒,打造基层党建的示范。一是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红色村党组织设置,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155个、村企共建党组织95个。加强村级网格管理,推行党员联户,打通村级治理的“最后一百米”。二是选优红色头雁。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调整少数年龄偏大、能力偏弱的党组织书记。换届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一半以上。三是激活红色细胞。加大发展党员计划指标倾斜力度,近年来从青年农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289名。推动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每个红色村都有一批党员致富能手、每名党员致富能手至少结对帮带1户群众。

  第二,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教育的基地。一是建好红色阵地。突出教育性体验性,新建展馆场景103处,综合修缮修复遗址遗迹763处。依托红色村党群服务中心建好政治生活馆,推进塆组“红色驿站”建设,构建“一中心多站点”格局。二是讲好红色故事。挖掘红色史料精神内涵,整理红色史料3000多册,培养以红色人物后代、青年团员、少先队员为主体的讲解员300多名。三是发扬红色传统。开发红色教育课程,结合“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目前各地开展红色教育500多万人次。

  第三,用好红色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的标杆。一是推动产业富村。将红色村纳入全省红色旅游经典线路,纳入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计划,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省红色村共兴办村级产业692个,村均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二是推动人才旺村。实行县乡村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制度,推动“一村多名大学生”“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等计划向红色村倾斜,培育各方面人才4300多名。三是推动生态美村。组织发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行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等,新建扩建公共服务设施3400多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有19个红色村获评“湖北美丽乡村”。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在推动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治理常态化,健全完善“民呼我应办实事”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具体安排?

  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张建文: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以来,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和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走在前、作表率。115家省直机关对口联系187个社区,6.9万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社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开展党建联建,夯实社区基本治理单元。坚持把建强社区基层党组织作为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的重要内容,开展党建联建,以党建为纽带推动资源、力量、服务下沉,帮助社区增强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水平。目前,省直机关共组建203支联系社区工作队,与社区保持经常联系,定期走访社区,参加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协助解决社区治理难题。

  二是办理民生实事,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省直机关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资源、资金、项目向基层倾斜,2021年以来共办理了2819件民生实事。坚持“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推动居住地社区下沉党员发挥个人专长,积极办好便民利民惠民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参与疫情防控,守护社区重要防线。在疫情防控中,省直机关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第一时间下沉社区,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今年以来,省直机关累计抽调6000余名党员组建应急工作队下沉支援社区抗疫,2.4万余名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就近下沉,协助开展封控管理、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工作,助力实现了“动态清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对口联系单位动态调整、跨街道(社区)的下沉服务调度、常态化下沉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等三项工作机制,推进省直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长效化。二是坚持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党员)接单制度,推行认岗认事认亲的领单制、自主创单制和组团式服务制等三个服务模式,不断提升下沉工作质效。三是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时因势对党员干部下沉工作进行安排调度,及时组织力量支援社区,共同守牢社区群防群控防线。

  农村新报记者:近年来,我省在加强城乡社区治理方面取得哪些成绩,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省民政厅副厅长赵显富:

  城乡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是基层治理的重心,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近年来,我省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健全了“社区(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塆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架构,村(社区)主职干部“一肩挑”比例达到99%以上,“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二是村(居)民自治机制不断健全。全面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城乡社区议事协商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村(居)务公开更加规范,村级民主监督更加有力,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通过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年龄、学历、性别结构得到优化。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持续深化,四岗十八级职业体系全面建立,数量素质优化提升,薪酬待遇大幅提高,履职管理更加规范。四是城乡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社区全面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站,普遍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办理、代办等服务,市场化便民利民服务更加便捷,志愿服务、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蓬勃发展。五是社区治理创新实验不断深化。15个市县被确定为全国、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形成了一批实验成果和典型案例。“五社联动”机制得到民政部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动地方立法。配合做好《湖北省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加强城乡社区治理法治保障。二是坚持自治强基。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开展城乡社区工作者轮训,增强村(社区)组织动员能力和城乡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三是增强服务功能。推动实施《湖北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增强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四是推进治理创新。组织开展基层治理示范和创新实验,培育推广典型经验,推动面上工作整体提升。五是开展评选表彰。以省政府名义组织开展城乡社区治理评选表彰活动,选树先进典型,营造重视基层、关心社区工作者的浓厚氛围。

  湖北之声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物业服务企业在基层治理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问我省在推进物业管理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方面有哪些好的探索,下一步有什么安排?

  省住建厅副厅长金涛: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住宅物业直接关系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正如记者朋友提到的,近年来,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社区联防联控中,物业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2020年初,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期,全省500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15万员工无畏逆行,坚守服务1万多个住宅小区、700万户家庭,配合社区做好小区封闭管理和环境消杀等工作,为业主提供买菜、买药、充值缴费等代办代购服务,体现了行业的责任担当。通过抗疫实践,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物业管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是及时回应居民所需所盼的有力保障。

  2021年以来,省住建厅以省领导领办“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为契机,在全省开展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指导各地通过选聘市场化物业服务企业、引导业主居民自治管理和社区托管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确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截至2021年底,全省3.2万个城市住宅小区已基本实现不同类型物业管理全覆盖。同时,大力开展行业党建工作,不断为物业服务企业注入“红色基因”。去年3月,成立中共湖北省物业行业委员会,同年6月实现省市县三级物业行业党(工)委全覆盖。指导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单独成立、联合组建的方式,建立党组织2328个,覆盖企业3266家,党组织覆盖率为56%,较2021年初提高23.2个百分点;对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选派2263名党建指导员开展党建工作,党对物业行业的领导不断增强。

  今年,我们将持续巩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覆盖成果,推动全省城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提质增效。一是联合省文明办,将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作为文明城市创建“首善生活小区”推选标准,通过示范引领促进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有效融合。二是发动“红色物业”企业与自管、托管小区开展“牵手帮扶”,提升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品质。三是完善管理机制,逐步将企业党建工作和群众满意度纳入物业服务项目招投标和企业评比的指标。四是持续开展党建示范教育基地创建和常态化教育培训,打造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

  湖北画报记者:我们在农村采访时看到,基层组织战斗力强、产业发展好、村容村貌美、社会风气正的村庄,往往是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庄。请问,湖北近年来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志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厚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第一,强化政策导向做“加法”,明确发展“硬任务”。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压实县级党委主体责任;统筹资金18.85亿元,按每村50万元标准,支持3770个村发展集体经济。第二,开展专项治理做“减法”,优化发展“软环境”。一是开展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防止资产流失,为村集体挽回损失3.8亿元。二是在全国率先整省推进村级化债,减轻债务负担,已化解108.2亿元,占锁定债务总额的53.5%。三是全面启动清廉村居建设,已建成示范村570个,营造良好的集体经济发展环境。第三,推进产权改革做“乘法”,激活发展“新动能”。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3778个,给4100万人确认集体成员身份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形成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推广公安、嘉鱼、通山等地经验,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清理“问题合同”,盘活土地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受益。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55个,推动乡村要素资源规范交易、增值溢价,累计交易金额315亿元,平均溢价率达到2.8%。到2021年,全省农村集体资产达到2132.1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43.9亿元,分别比2017年增加38.3%、25.8%;全省89.3%的村年经营收益达到5万元以上,比2017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要求,结合农业农村部门职责和农村实际,推动全省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湖北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一是挖掘改革的“深度”,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大扶持的“力度”,力争到2025年基本化完锁定债务,实现清廉村居全覆盖,推动出台更多新的扶持政策。三是拓展发展的“宽度”,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发展多产业、多业态,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学龙:

  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段时间以来,各媒体聚焦过去五年湖北经济社会民生取得的成就,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为省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希望各位记者朋友持续关注我们这系列新闻发布会,继续推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明天上午10点,在这里将举办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介绍我省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情况,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dtyw/202205/t20220516_412970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