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推广良种良法——带着群众干产业

发布时间:2022-05-15 来源: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大理田园风光 记者 张彤 摄

  

  黄家雄推广咖啡种植技术

  

  韩曙查看错季蒜苗长势

  

  严达伟进行肉产品加工试验

  云南省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将技术、信息、管理、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农业农村一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精准助农,助力乡村振兴。多年来,广大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结合当地实际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助力农村高效种养新模式的建立和农产品加工工艺与技术水平提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黄家雄:像咖啡树般扎根潞江坝

  二月的潞江坝迎来咖啡果丰收季节,看着身旁的累累果实,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黄家雄研究员脸上的笑意更盛。

  从1985年分配到省农科院热经所工作以来,黄家雄就像一株咖啡树般扎根于潞江坝,将科技的种子传播到保山、普洱、临沧、怒江等全省适宜种植咖啡的地方。回顾过往,黄家雄感慨,自己工作的全部都是围着这粒小小的豆子展开的。

  “刚参加工作时,科研设备是一把锄头、一把剪刀、一本记事簿。”黄家雄说,那时每天都是一身灰、一身汗,奔忙在潞江坝和周边山坡上,与咖农一起种咖啡、制咖啡、喝咖啡。当年一起分配来搞咖啡的12名大中专生,先后走了11人,只有黄家雄留了下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技术,他不仅成长为一名科技大咖,还组建起咖啡创新团队。多年来,他先后总结出小粒咖啡标准化生产技术、云南小粒咖啡生产实用技术、咖啡加工技术等成套技术并出版专著,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50多项,获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3项、省主推技术2项,制定标准20多项。

  技术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1999年9月,黄家雄被派到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平掌村和芒宽乡勐林村开展咖啡科技推广服务。3年时间,他在两个村子种植咖啡5000多亩。2006年起,他先后10多次远赴老挝,在万象、丰沙里指导老挝发展咖啡4万多亩。2012年1月,他到临沧开展咖啡技术推广服务,担任临沧凌丰咖啡公司专家组首席专家,指导临沧发展咖啡20多万亩。

  “前几年云南咖啡产业发展遇到低谷,我们提出原料豆和深加工并重,以精品豆、烘焙豆和咖啡吧为抓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和拓宽产业链。”黄家雄介绍,在推进咖啡精品化过程中,团队大力推广咖啡群落栽培技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等,示范种植下精品豆价格实现每公斤60元,亩产值达7800元,收入比普通咖啡增长近3倍;与企业合作,开发推广挂耳咖啡、咖啡果皮茶等加工技术和相关设备,制定加工标准,以加工产品销售的方式使咖啡升值6倍以上,让精品理念贯穿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2015年,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赧亢村村民李府决回乡探亲,参加了黄家雄在村里开办的精品咖啡种植培训后深受启发,辞去了在外的工作返乡当起了咖农。在黄家雄团队的技术帮助下,李府决种植的原生态有机咖啡为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15亩咖啡地的基础上,去年我又开垦20亩山地种咖啡,这是我们致富的‘金果果’。”李府决说。

  韩曙:推广错季蒜苗铺就小康路

  甸南镇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一个白族聚居的乡镇,过去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木雕手工艺。近些年,随着机器代替手工木雕成为趋势,再加上甸南镇处于高海拔地区,农作物生长缓慢,大多一年一熟,经济效益不高,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如何为当地开辟致富新途径,成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韩曙教授一直思考的问题。

  “滇西北高寒区气候冷凉,种植错季蒜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2006年,长期从事葱蒜类蔬菜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推广的韩曙参与了云南农业大学组织的专家基层调研,因地制宜提出了错季蒜苗研究课题。在省科技项目的支持下,他带领团队发掘滇西北地方大蒜种质资源16份,引进省外大蒜品种6份,开展引种试验观察,并对剑川县多个山区试验点进行考察,最终选择了在海拔2950米的甸南镇白山母村委会温登村开展繁种基地建设,建成新品种扩繁选育基地。

  “现在,甸南镇的蒜苗收购价最高可以达到每公斤8.3元,最高亩产值达3万余元。” 韩曙介绍,通过几年的发展,甸南镇形成蒜苗营销市场,省内外100余家收购商纷至沓来,产品远销重庆、荆门、广州、成都、昆明等城市,一些公司还在甸南镇建起了冷库,开展蒜苗冷链运输。

  在示范种植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2015年以来,韩曙率领科研团队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持续开展蒜苗产业服务,在滇西北多地进行新品种选繁技术、无公害蒜苗栽培指导、独头蒜特色栽培、高寒山区特色蔬菜产业开发及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建立起多个繁种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用种保障。研究并审定的“滇早春蒜苗19”“滇春蒜苗12”“滇春蒜苗18”“滇春蒜苗10”等7个专用品种,在剑川县、香格里拉市、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建设蒜种扩繁基地3000余亩。

  “天拉长了,地变宽了。”这是当地群众对种植模式改变的感受。在韩曙及科研团队蒜苗+烤烟+烟套青花菜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下,一年三熟制高效种植得以实现,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同时蒜根分泌蒜素,可抑制烟草病菌危害,有利于烤烟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及优质烟叶的形成,为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新的思路。10多年的推广,错季蒜苗已在滇西北多个县(市)形成产业规模,累计种植20余万亩,惠及4万余户家庭。

  温登村村民杨永江的两个儿子原来都在外地务工,如今都主动返乡务农。除了自家种植的10亩地外,他们还租来土地种下蒜苗和青花菜。“蒜苗产业越来越红火,大家都想成立蒜苗产销合作社,实现新的发展。”杨永江说。

  严达伟:让藏香猪卖出好价钱

  2017年,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严达伟走上了科技特派员之路。自从被选派到香格里拉市绿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后,他带头组建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藏香猪技术团队,致力于促进当地生猪产业提质增效。

  “刚到合作社时,我们发现生猪养殖户较为分散,饲养标准的不同制约了生猪养殖效率的提升。同时,一些地方交通不便给生猪销售带来困难。”严达伟介绍,针对当地生猪养殖业产业链松散、养殖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团队进行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从前端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饲料作物种植、藏香猪适宜饲料研制到藏香猪新品系选育、新产品开发等环节,对整个产业链进行重新设计。

  要让藏香猪在市场上赢得口碑,良种培育是源头。严达伟率领团队引进多个种猪品种开展杂交试验、育肥试验、屠宰试验及肉产品加工试验,筛选出藏香猪高效杂交组合。经过检测,藏香猪新品系的各项肉质指标均优于传统藏猪。在此基础上,团队选择147户有养殖意愿的专业合作社社员进行新品系藏香猪养殖,建立体验餐厅+合作社基地+合作社社员的模式,由合作社垫资,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提供仔猪1100头,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并以每公斤60元的价格回收肥猪,屠宰后在体验餐厅销售。这一模式让新品系藏香猪有了固定的销售点,并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养殖生猪的积极性,每头生猪的净利润达到了1200元至1500元。

  “新品藏香猪养出来了,但卖得出去、赚得到钱才是关键。要让产品从本地销售到走向更广阔市场,就必须全产业链发力。”严达伟说。为扩大销售渠道,让优质藏香猪被更多消费者了解认可,严达伟指导香格里拉市绿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建成完整的冷链与生产车间,研制藏香猪火腿等16个产品,并与多个知名商超企业合作,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产品在广州、杭州等城市销售。5年的努力,严达伟带领团队制定出1个藏猪国家标准,筛选藏香猪高效杂交组合1个,开发16个藏香猪产品,获准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组建专业合作社1个,带动农户147户,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1年底,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组建的云南省香格里拉藏猪产业科技特派团在香格里拉市绿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藏香猪养殖基地举行藏香猪新品系核心群场揭牌仪式。“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更好的藏香猪新品被培育出来,更多的新产品被开发出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藏香猪产业将成为具有地方特色、能惠及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严达伟说。(记者:季征 通讯员:黄晴)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2/yunnongkuanxun-new_0402/385074.html?cid=362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