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全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首次亮相

发布时间:2021-11-26 来源: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2020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专项报告,专项报告全面介绍了我省国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野生动植物等,第一次亮出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明白账,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一、率先建制度。2018年省委印发《关于建立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首次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纳入国有资产报告的范畴,针对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分散、统计口径和调查时点不一致等问题,省自然资源厅提前谋划,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协调机制,率先构建了“资源+资产”“管理报告+统计报表”的制度,实现了报告的全口径、全覆盖。同时,省自然资源厅将编报专项报告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总体要求,会同省人大财经委举办了全省国自然资源资产专项报告编制业务培训班,对专项报告的范围、数据来源、报告重点内容、统计报表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为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打牢了基础。

  二、切实摸家底。省自然资源厅不断加强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体系,优化统计标准,以第三次国有调查为契机,摸清了各类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我省自然资源丰富、类型齐全,截至2020年底,全省国有土地6841.40万公顷。其中:国有建设用地36.29万公顷,占全省建设用地的80.33%;国有耕地11.72万公顷,占全省耕地的20.75%;国有园地5.37万公顷,占全省园地的86.42%;国有林地428.62万公顷,占全省林地的93.12%;国有草地3918.46万公顷,占全省草地的99.29%;国有湿地509.75万公顷,占全省湿地的99.93%。全省共发现矿产种类137种,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111种。水资源总量1011.91亿立方米。全省整合优化后共有自然保护地79个(国家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26个、自然公园51个),总面积达26.61万平方公里。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42种,其中:一级保护类37种、二级保护类105种。2020年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价款152.36亿元,矿业权出让成交总收益24.14亿元,收缴水资源费3.29亿元。

  三、实干显成效。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两统一”职责,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一是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指引,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按照“一优两高”战略的总体布局,积极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统筹推进“多规合一”,研究探索建立“四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初步建立了土地二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了自然资源管理的“四梁八柱”。二是以摸清家底为目标,高质量完成我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建立了省、市(州)、县三级国土利用调查数据库,查清了全省国土利用现状情况,摸清了家底,弄清了底数,为实现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三是以明晰产权为导向,积极推进统一确权登记。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确权登记工作框架,形成了统一、明确、有效的工作体系,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严格监管夯实了基础。四是以维护所有者权益为主线,逐步完善有偿使用制度。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部署开展国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环境教育和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管经分离、多方参与”的特许经营机制。五是以保护“中华水塔”为使命,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提升。持续推进三江源、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2020年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22.83亿元。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关键性胜利。六是以资源安全为底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积极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确保了全省831万亩耕地、66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深入推进地质找矿,深层卤水、石墨、铍、钨、滑石、地下热水等勘查取得重大突破,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和清洁能源示范省提供资源保障。七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用途管制制度初步建立。全面推进省、市(州)、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稳妥有序开展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积极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已完成20个村试点工作。八是以节约集约为基础,监管效能逐步提升。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20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59万亩、处置闲置土地2.32万亩。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省5925名河湖长职无虚位、责不缺席。聚焦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四、谋篇明思路。一要构建统一高效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立以基础调查在先,专项调查逐步递进的“1+X”型自然资源调查体系,有序开展草原、森林、水、矿产、耕地等资源专项调查,建立多源、多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共享机制。有序开展重点区域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构建省级资产清查价格体系,适时在全省开展首次资产清查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实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动态监管。二要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编制省级及试点州政府代理履行所有者职责的资源清单,着力解决“所有权人不到位、管理权责不明确”的问题。推动用地审批制度“放管服”改革工作,构建与部、地方互联互通的全国审批“一张网”,实现同平台审批、监管。继续深化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三要提升资源保障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优化城乡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方式,健全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加快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加强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建设,科学核定草原承载力,合理划定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区,有序开展退化草原综合治理。强化用水指标刚性约束,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四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完成省、市(州)、县(市、区、行委)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五要积极开展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一体化修复。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持续推动国土绿化扩面提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六要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和执法监管能力建设。着力构建符合省情实际的政策体系和执法机制,依法全面履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能,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执法监管工作机制,实施最严格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


原文链接:http://zrzyt.qinghai.gov.cn/tcnf?vid=3671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